1 / 4
文档名称: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4.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4.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5/1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4.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4

导学平台课标要求 1、象征手法及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2、重点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3、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4、反复朗读、背诵这首诗。 5、比较阅读。学法点悟 1、朗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 2、理解象征意义时不人云亦云。整体感知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以它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疑难解析质疑:诗歌一般是讲究押韵的,这首诗不押韵,是否不伦不类? 解惑:这首诗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更重要的是诗中感情的起伏构成一种内在节奏: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并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全诗感情波澜起伏,诗意层层递进。是一首好诗。质疑: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解惑: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质疑: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解惑:“土地”象征了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
“黎明”是充满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语言揣摩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怀着对祖国的挚爱,永远为之奔走呼号的决心。 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借鸟儿死后羽毛腐烂在土地里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痴情和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一问一答,诗人直抒胸臆,以“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研究课题 1、收集几首反映爱国情感的现代诗,并加以比较。 2、了解艾
青的生平创作,收集并欣赏他的诗。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开始诗歌创作,写下了大量的诅咒黑暗,向往光明,歌唱祖国和人民的诗歌。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沉重忧郁。〈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早期的代表作。,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深沉。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他的诗作《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都很有名。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自主探究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反复朗读,把握诗歌内在的节奏,读出***。了解写作背景和内容大意,体会作品写实与象征交织的写法。揣摩各种意象的内涵。基础巩固集练一、字音字义 1、给加点字注音嘶哑()激怒()温柔()汹涌()腐烂()颤抖() 2、区别下列形近字的字形嘶哑激怒温柔汹涌腐烂撕裂驽马广袤踊跃瘸腿 3、理解下列词语
○1姹紫嫣红: ○2一泻千里: 二、按原文填空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着的土地, 这永远着我们的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的黎明……三、阅读指导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