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LH实业集团公司
责任预算管理制度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目录
总则 2
第一章释义 2
一、经济责任制定义 2
二、功能及内容 3
三、支持性管理要素 3
第二章责任中心 5
一、责任中心划分标准 5
二、集团责任中心分布及责任中心编码 8
第三章责任中心的考核 19
一、一般性说明 19
二、考核依据 19
三、考核方法 20
第四章预算管理制度 21
一、概述 21
二、预算管理模式 24
三、预算管理组织及关系 25
四、预算目标体系 29
五、预算编制与调整 31
六、预算执行与监控 47
七、预算考评与反馈 52
八、附件:预算编制与调整流程图 55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制和预算工作的预测、控制作用,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及国家有关财会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责任制释义、责任中心的划分、责任预算编制、审批、控制、反馈、考核与评价。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本部及所有成员单位。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由集团公司董事会批准通过,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一章释义
一、经济责任制定义
定义
通过分解集团公司总体目标中的关键价值指标,按照经济责任归属,传递、控制、考核、报告经济信息,并对经营活动的业绩与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促动公司全员参与,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经济责任制的意义
经济责任制强调按确定的经济指标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做到经济责任划分、经济权利确定、经济效益考核、经济利益分配相结合,并把企业资产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经营、管理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和目标责任人,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功能及内容
经济责任制管理内容示意
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内容如下图示意:
合理划分责任中心
建立责任预算系统
基于责任预算的考核工作
确定责任主体、责任结构和责任范围
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目标
责任考评及反馈等责任改进措施
经济责任制管理主要包括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建立责任预算系统、评价和考核工作业绩三方面的内容。
管理逻辑为:首先在集团公司内部设置各级责任中心,然后制定分解责任指标和适当的奖惩标准,在生产经营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严密的记录,最后通过绩效报告,反映实际与责任指标的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
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制通过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等指标的分解,层层落实到各个经济成员单位、职能部门和个人,以此为基础实现目标化管理。
三、支持性管理要素
资金控制
1)筹资与资金使用控制
集团公司统一对外筹集资金,强调对外资金需求集权管理;
通过余额集中等手段保证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和监控企业资金资产,掌握流动额度;
内部信贷工具使用:即利用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资金占用费或内部财务费用),有偿分配成员单位之间的占款和资金使用;
内部资金使用成本作为经济单位的效益考核内容。
2)营运资金使用控制
主要指各项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的管理;
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使企业的现金余额、应收账款、存货等维持在一个最适当的水平上,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分解成本目标,强化责任成本意识;
对集团公司实施多层次责任管理,建立不同种类的责任中心并对各级责任资金、责任成本、责任效益进行核算、控制、分析;
采用标准成本等工具,总结成本差异,反馈成本控制重点和控制效率。
第二章责任中心
一、责任中心划分标准
1、责任中心定义
责任中心即企业内部为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协调行动,并承担着与经营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的单位。
责任中心的特点:
    1)责任中心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统一体。
    2)责任中心必须能够划清责任,单独核算。
    3)责任中心所行使的权力和所承担的责任是可控的。
责任中心分类
    责任预算的信息归集和考核对象为各级责任中心。根据控制区域和权责范围的大小和下放给各级管理人员决策责任的性质和层次,责任中心可分为四个层次:利润中心、收入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
划分责任中心的意义
划分责任中心,可以将集团公司的整体经营责任目标和具体的责任预算目标按照组织结构的层级关系逐级分解,使各责任中心明确各自的预算目标,通过各层责任中心预算目标及考核目标的实现保证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
划分责任中心,便于制定预算编制的组织、执行及执行监督、考核等基本程序与操作规范。
2、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定义为负有利润责任的公司整体/事业部/子公司/企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