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学佛的次第之二.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佛的次第之二.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6/11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佛的次第之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袇蚅袇星云大师《学佛的次第之二》羂莀蚄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1-3-2215:27:00 芈莇薈第二篇五乘佛法羅蒀蒇壹:五乘佛法的意义虿螄蚄乘,是指车,有运载的意思。佛法可以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将佛法譬喻为“乘”。所谓五乘,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佛法,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的不同,而将之运载至理想世界的五种法门。螄蒀螂众生所造的善恶诸业,是众生未来轮回六道的依据,修善则有升天、为人的福报;作恶则有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途的忧患,但终究还是沉沦于生死苦海中。佛陀为了愍念众生,依众生根器的种种差异而权设不同的方便法门,目的仍希望归于大乘佛道。肀薆膂有一类众生因为耽著世间欲乐,不了解世间尘劳之苦而希求人天福报,因此佛陀开出人乘、天乘,是佛教的共世间法;而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佛教的出世间法。蒂薀芈如来出世的真实意趣,在于化导人类由人乘而直趣佛道,太虚大师曾提出“人成即佛成”的独到见地,表明出世圣法的根基是建立在修集人天善法的正常道上,所以佛陀才特立“五乘佛法”。蒀羄螆贰:五乘佛法的内容薅蚀肄人乘,以三皈五戒为乘,出三途四趣而生人道;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为乘,运载众生越于四洲而达天界;声闻乘,以四谛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涅槃而成阿罗汉;缘觉乘,以十二因缘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涅槃而成辟支佛;菩萨乘,以六度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超三界二乘之境,至无上菩提大般涅槃的彼岸。在这些法当中,“四谛与缘起”法门,是三乘共法的总纲。离了“四谛与缘起”法门,也就没有解脱道──出世佛法可说。蚇蚆蚁一、人乘──三皈五戒芄螀羈三皈依,是指皈投依靠佛(导师)、法(真理)、僧(亲教师)等三宝,藉著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超越无边的生死苦轮,能远离一切的怖畏,而解脱一切的忧悲苦恼。所以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肈蒈薃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主要是不侵犯的意思。肃衿芃不杀生,是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不随便侵犯他人的生命,大家的生命就能自由,得到保障。不偷盗,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财富就能安全。不邪***,是不侵犯他人的身体、名节。不妄语,是不侵犯他人的名誉、信用。不饮酒,是不吃刺激的东西,伤害自己的健康智慧,转而伤害别人。戒有自由、不侵犯的意思。所以持戒能带给我们真正的自由。如果一个人能够奉持五戒,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能奉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能奉持五戒,这个社会、国家必定是个安和乐利的国家社会。葿袆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记载:“人”有三事胜诸天:人能勇猛修诸梵行,精进不怠胜于天;人能记忆过去所作所说的事,不会忘失记忆比天殊胜;人能修持净戒胜于天。所以佛出人间,诸天命终也以人间为净土,因为人间是最适宜修学佛法的国土,因此佛陀开示人乘佛法,让众生有切身的体证。袂罿螈二、天乘──十善业道袀薈蚅十善业也称十善戒,依《华严经·十地品》所说,十善业道为菩萨戒。从《阿含经》以来,十善业是主要的德行,是五戒的再延伸,再扩大。指身业修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等三业;口业修持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等四业;意业修持不贪、不嗔、不邪见等三业,合称十善业。袅聿莁不杀生而能放生,自然长寿;不偷盗而行布施,自然能发财;不邪***而洁身自好,家庭自然和谐;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而能诚实,名誉、信用自然良好;不饮酒、不乱吃而懂得养身,身心自然会健康;不贪取而喜舍,自然能获得更多的关怀;不嗔恚而行慈悲,自然能拥有无限的欢喜;不邪见而广修智慧,自然能解脱自在。羇肆蒀因此,《大智度论》说:修持十善道,则摄一切戒。有了十善戒法来规范身心,自然能得诸禅定而生天乘,所谓由戒生定,就是这个道理。蚄聿葿得生天道有四事福乐::最低的四天王天,身高也有九十丈,相好庄严。:四天王天寿长五百岁,合人间的九百万岁。: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种种欲乐胜于人间。:享受四禅八定的微妙禅乐。腿羇蒃但是,天人虽然享有四种福乐,一旦福尽命终时,则五衰相现:。。。。。肈薅肂因此,天乘仍然不是最究竟的解脱之道。螅袂蒆在佛法中,十善业是一切佛法的依止处。《海龙王经》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葿芇薆三、声闻乘──四谛法门薄羂芃声闻,梵语为sravaka,音译舍罗婆迦,意译作弟子,是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的弟子,也就是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以期入于“灰身灭智”的无余涅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