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助力中国制造20252018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式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适用于所有企业,不分领域、不分行业、不分规模分类实施指南企业应用案例总结提炼规律引导企业发展整体提升产业我国广大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规律和方法的总结提炼。系统规范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稳定获取预期的两化融合成效。全面引导企业实现从单向应用向综合集成跨越,加速产业整体提升。目录CONTENTS第一部分提出背景及相关政策第二部分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体系框架第三部分贯标目的和作用提出背景第一部分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大阶段(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自动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而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走上了“两化融合”,提出了“”、“智能制造”等概念。,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中国提出两化融合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工业化阶段(1949-1978)—纯国有的计划经济开放改革阶段(1979-1999)—计划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全球化超速发展阶段(2000—)—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出背景第一部分十七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八大两化融合是推动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两化融合是一个历史进程对两化融合的认识十六大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四化)提出背景第一部分SCMERPPLMOACRM企业战略MESHIRS两化融合是否是简单的信息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各类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实施如果企业的信息化活动不是围绕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展开,则无法形成合力,有效帮助企业发展。提出背景第一部分SCMERPPLMOACRM企业战略MESHIRS两化融合是否是简单的信息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各类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实施只有围绕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展开的信息化活动,成为企业运作的基础,才能称之为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方针、目标和规划提出背景第一部分技术融合管理融合产业融合使原来产品、业务的功能边界被打破,推进新兴产业的衍生,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使工业产品逐渐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来生产要素层面发生融合使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带来业务流程、管理和经营方式融合对两化融合的认识相关政策第一部分2013年8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行动一: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提出采用管理体系的方法全面提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相关政策第一部分2015-11-25,《工业和信息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提出七项主要行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广行动”位居榜首。行动目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成为引导企业战略调整、业务转型、组织变革、新型能力培育的重要抓手。采信依据----“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财税支持----“统筹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资金配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