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19/6/13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4**********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英文名称:position学分:4总学时:36/学期*2=72课程开设院(系):音乐系适用专业:音乐学本科专业前期课程:《基本乐理》、《和声》、《视唱练耳》。一、说明(一)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音乐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用性、技能型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对各类音乐作品不同结构形态而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学****其它音乐理论课、技能课有着指导意义。本课程以曲式结构类型的教授为基础,同时注重对作品的构成材料和内在联系等微观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个层面。(二)基本要求在教学中通过对中外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讲述音乐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辨证关系、乐思的产生极其发展的整体结构原则等,使学生掌握音乐作品中曲式结构的原则极其特征,掌握分析音乐作品的必要知识与基本技能,并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各种结构类型与表现因素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理解并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三)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有初步通过听辩音响判断作品曲式结构的能力。通过对一些定型化的、较为规范的曲式结构模式和曲式结构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整体框架以及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时的整体构思,同时极大提高学生运用乐理、视唱、和声、音乐史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四)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其它教学环节的安排1、本课程以辨证唯物论观点,依据中外音乐创作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普遍规律的曲式体系,对典范音乐作品进行具体分析。2、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作业,进行课堂辅导与集体讨论。3、力求启发式教学、加强课堂提问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及进度第一章绪论(4学时)§1、曲式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2、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3、音乐作品分析的内容与方法§4、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意义第二章一段曲式(14学时)§1、一段曲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2、一段曲式的内部结构§3、一段曲式的主要类型§4、音乐作品实例分析第三章二段曲式(单二部曲式)(16学时)§1、二段曲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2、二段曲式的主要类型(1)、带再现的二段曲式带再现二段式作品分析(2)不带再现的二段曲式不带再现二段式的作品分析§3、二段曲式与复乐段的区别等§4、双重二段曲式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