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市西城区2010 —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地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题,共40分)
“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间由7:40开始,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据此回答1、2题。
2010年10月上旬海南暴雨成灾。10月初,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东部、中南部出现了强降水;3日至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同时,受新生成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强降水仍然持续。依据材料和图1,回答3~5题。
图1
4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
①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②热带气旋频繁出现③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④地处中低纬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洪涝②海啸③地震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2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6~8题。
图2
,则
,则
A.③气流比较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则
,乙处是陆地
B.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C.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
②气流有关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2月4日至7日的天气情况。(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单位:℃)据此回答9、10题。
“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
①“雪后”受冷气团控制②“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
③积雪的反射作用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④“雪后”积雪融化要放出热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图3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与经纬度的关系。据图回答11、12题。
图3
°S
°N
,引起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逐渐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B. 地形 C. 水分
图4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13~15题。
图4
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15.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5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16、17题。
图5
,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
,流量稳定
,多火山、地震
、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读图6、图7,回答18、19题。
图6 图7
,该海区
,A处有暖流经过 ,A处有寒流经过
,A处有暖流经过 ,A处有寒流经过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20-22题。
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2000年)
世界平均
中均
河西走廊
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
海河流域
水资源
开发利用率
30%
20%
92%
79%
80%
95%
20. 下列关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