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锤炼军人血性·培育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锤炼军人血性·培育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6/15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锤炼军人血性·培育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锤炼军人血性培育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同志们,战友们,2014年10月30日****主席在古田会议上提出,要正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魂是一支军队的根本所在,一支军队的灵魂决定了这支军队意志的走向,强军必先强心,强心重在铸魂。强军兴军进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素质本领,就是要求新一代革命军人素质过硬、能打胜仗。而百行以德为首,品德乃人之根本,更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源泉。那么,血性,血性又是什么呢?《锤炼军人血性·培育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就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谈到血性,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军人。血性,兼具阳刚、正直之美,没有血性的兵不是合格的兵,军人的血性本色是无数革命先烈创造的传奇和荣光。千千万万的革命队伍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什么是血性--长征途中,总司令朱德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东北抗日联军八名女战士,在抗日的斗争中弹尽粮绝,毅然跳入滚滚江水,日军指挥官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抗美援朝战争,美军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志愿军听到冲锋号就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他们甚至怀疑“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毛主席说,中国的军人有一股子气。气就是血性,置之死地而后生,气吞山河笑傲死神。没有血性的军人、不敢亮剑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这是历史的昭示,这是时代的方向!血性不代表一介武夫,视战友生命于草芥,做无谓的牺牲只会适得其反,是队伍更大的损失。“以正合,以奇胜”,“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英勇更要善战,敢战也需会战。在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凶险交织、暗流涌动的敏感之际****主席重提“血性”,这一充满刀光剑影、彰显豪气干云的名词,寓意深刻,指向明确,对于我们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国军人的牺牲献身精神,时刻保持“三个高度警惕”,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具有无比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血性,是军人的脊梁,是胜利的基因。历来被兵家所推崇。孙武提出“夺气”、“攻心”为上,左宗棠认为“打仗以胆气为贵”,刘伯承元帅强调“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些都是军人崇尚血性的表现。如果我们把军人比作一把利剑,那么军人的血性就是那锋利的剑刃。充盈了血性的军人,剑气逼人令敌胆寒,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而丧失了血性的军人,如同卷刃之剑,挥之易折斩而不断。回顾我军88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正是靠着军人的血性支撑着我军从小到大、以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将士有血性,战场有胜算。面对强敌,我军官兵始终以钢铁一般的意志和战无不胜的斗志,置生死于度外,塑造了让敌军胆寒的血性!在朝鲜战场上,惨烈的长津湖血战,衣着单薄的21万志愿军官兵克服零下40多度的极寒环境,血战17个昼夜,,一举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地区,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军威,换来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发展。中越自卫反击战,面对号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经历20年和平的解放军,仍然凭着军人的血性和牺牲精神,占老街、克凉山,在越南的领土纵横驰骋,赢得世界“第一陆军”的美誉。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凭着这股狭路亮剑、有我无敌的血性胆气,中国军人才战胜了在武器装备和技术上有绝对优势的敌人,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不为任何敌人所征服而要征服一切敌人,不为任何困难压倒而要压倒一切困难,是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血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