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黑龙江省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黑龙江省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6/1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黑龙江省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黑龙江省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加快草原、湿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的保护,加大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建设呈现良好态势。通过采取强化资源林政管理、主动调减木材产量、加大宜林荒山荒地造林、迹地更新造林、封山育林、中幼龄林抚育、珍贵濒危树种培育、自然保护区建设等资源保护培育并重的有效措施,减少了森林资源的消耗,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森林蓄积量总体增长明显,累计调减木材产量250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091立方米,过渡采伐木材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林木蓄积量已经开始出现正增长态势。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显示,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和黑河市森林覆被率分别提高到79%、%%。大小兴安岭地区生态保护已初步形成了由单一树种向多树种、由植物向动物、由点状区域向整体扩大延伸的良好态势。二是造林绿化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加强了村屯绿化、城镇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工作。在造林过程中,严把造林质量,规模推进造林绿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省上下掀起了绿化龙江大地的热潮。2010年,,,,,。全省三年造林绿化会战实施以来,,,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造林1000万亩的任务,造林绿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进一步加大对草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共立案查处草原违法案件320起,,震慑了滥开滥垦草原的风气,推动了草原执法工作全面开展。为减轻天然草原压力,提高草原的自我恢复能力,继续推动草原禁牧、舍饲圈养工作,2010年,全省青贮玉米面积382万亩,青贮贮量1300多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治理“三化”草原248万亩,人工种草90万亩,,防治草原鼠害166万亩。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省治理“三化”草原约1200万亩,草原禁牧面积2850万亩,禁牧后的草原植被状况明显好转,哈大高速公路两侧的草原碱斑面积减少70%以上,草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生态环境继续好转。四是湿地恢复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获得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助资金2400万元,“十一五”,用于湿地恢复和保护工程建设。为解决扎龙湿地缺水问题,2010年投入资金400万元为扎龙湿地补水,初步建立了扎龙自然保护区长效补水机制,基本满足了湿地生态用水需求。为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抢救性地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2010年又新建了二龙涛等3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申报了3处湿地公园。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湿地自然保护区项目资金近4亿元,开展退耕还湿和湿地恢复面积7000多公顷,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20处,新增保护区面积70多万公顷。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65处,保护面积412万公顷,四分之一的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扎龙等8个湿地保护区被纳入国家湿地保护首批试点范围,使重要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五是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顺利实施。为加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