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燕山板栗林下栗蘑生产新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燕山板栗林下栗蘑生产新技术.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9/6/15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燕山板栗林下栗蘑生产新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燕山板栗林下栗蘑生产新技术栗蘑,俗称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云蕈、栗子蘑、千佛菌等等,是一种产于北美和日本东北部的食用菌,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完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各种有益成分,为价值较高的药用菌类。灰树花最重可达到20千克,有“蘑菇之王”之称。中国河北、黑龙江、吉林、云南、福建等省区都有过野生灰树花的报道,但野生粟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我县自2000年三屯营牌楼沟村少有部分栽培外,到2012年全县占30%的乡镇实施栽培,栽培面积较大的有滦阳镇石梯子村、白庙子乡黑洼村、太平寨镇清河桥等村。板栗树林具有宽敞的空间、优越的栗蘑生长所需环境因子,修剪下的废弃枝条能够提供充足的栗蘑菌棒制作材料。栗蘑产销不但能够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为大多数乡村休闲旅游增加采摘、种养等体验型项目,使栗蘑栽培乡镇整个经济能够循环起来,因此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栗蘑栽培及菌棒(菌袋)生产技术根据栗蘑出菇期确定菌袋生产期。迁西县地处燕山深处的长城沿线,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份制备菌棒,4~5月份开始栽培。如果生产量大,发菌室不够用,可提前到10月份利用秋温发菌,栗蘑菌丝耐寒,菌棒可越冬贮存。 (颗粒大小为3~5毫米),作为栗蘑栽培的主要原料。粉碎后的栗木屑经暴晒处理,装袋贮存备用。主料是栗木屑、棉籽壳,辅料可用麸皮、玉米粉、蔗糖等。主辅料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异味、无污染。 、拌料配方一:栗木屑45%,棉籽皮35%,麸皮10%,玉米粉5%,黄豆粉2%,糖1%,石膏1%,生长素1%,含水量调至60%。配方二:栗壳或栗苞(发酵软化粉碎)17%,栗树屑17%,棉籽壳34%,麸皮10%,玉米粉10%,糖1%,石膏1%,细土10%,含水量调至60%,DH(水解度)值自然。选择好配方,按配方称好原料,用拌料机按容量(一般的每次拌100斤干料)按比例将木屑、棉籽壳、麸皮、石膏等倒进拌料桶,开启拌料机,干拌3~5分钟;将糖和促生素加热熔化,随水一起分3~4次加入,每加一次水,搅拌一会儿,水加足后,要拌得绝对均匀,无干料团,水分均匀一致。若无拌料机,可人工拌料,人工拌料先干拌3~4次;再将糖和促生素随水分次加入,来回拌3~4次;利用棉籽壳的料要用旧竹扫帚将棉籽壳打散、拌匀。随意抓把拌好的料,用手紧握时指缝应有水溃,但不流出,这种状态的混合料含水量约为60%左右。若培养料偏酸,可用5%~。培养料的PH值应掌握宁酸勿碱的原则,因为碱性会使菌丝生长受到抑制。 ,脱袋覆土栽培的料袋较小,规格一般为18厘米×34厘米,,能装湿料1公斤左右。装袋时应将料面按平压实,松手指印能恢复,表面平滑无褶。培养料装好后,在料中心扎一圆孔,方便接种后菌丝向下生长,最后套环加塞。装料时注意捡出料中杂物如木棍、铁钉等,以免扎坏菌袋。装好菌袋后轻拿轻放,袋口朝上,不能乱堆乱挤,防止菌袋变形或脱塞。 ,容积可大可小,视生产量而定。常压灭菌锅经济实用,容量大,可自行建造,因灭菌温度不高于100℃,基质中的养分不容易破坏。当点火发生蒸汽时,打开下面的排气孔,排出冷空气。当有直冲蒸汽排出时,即可关闭排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