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卫生事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1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卫生事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19/6/15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卫生事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我区卫生资源,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我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区卫生事业紧紧围绕“以健康为中心”的大卫生理念,扎实推进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三大基础卫生工作,狠抓观念转变、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三大软件建设,群众就医环境、基层卫生队伍素质及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改善,获得群众的认可。(一)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区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开发区医院传染病大楼、区红会医院、区康宁医院和区九佛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投入2亿多元建设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及永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及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村卫生站22间,改造和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间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17间,卫生医疗资源配置基本完善。结合实际,明确卫生资源功能定位,开发区医院作为区属医院的领头羊,努力建设成为广州东部有较高知名度的二甲综合医院;区红会医院更名为区中医医院,着力发展中医业务,与萝岗中心医院错位发展;区康宁医院更名为区红十字会医院,在保留精神病专科基础上,向综合医院发展;九佛医院更名为九龙镇中心卫生院,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开展“六位一体”工作。在明确定位基础上,健全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以开发区医院为网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中医医院、红十字会医院、九龙镇中心卫生院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站为网底的比较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为核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基层医院为结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站为延伸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城乡的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我区人均筹资标准由2006年的65元达到2010年的340元,%%。统筹城乡,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一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统一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统一城乡公共卫生购买服务机制,统一城乡公共卫生工作考核办法。加强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改善基层人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坚持规范各项制度建设,强化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提高各机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以人为本,狠抓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国检,综合考评全市第三;5个街道全部成功创建一星级卫生街道,2010年夏港街成功创建“二星级卫生街道”,4个村成为省卫生村,23个村成为市卫生村。各项卫生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源配置,强化队伍建设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反映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得到较大改善。1、居民健康指标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2、卫生资源状况(1)卫生机构:2010年末,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125间,其中综合医院3间,疗养院1间,卫生监督所1间,疾控中心1间,妇幼保健所1间,诊所31间,卫生所(医务室)37间。(2)卫生人力:2010年末,全区有卫生技术人员1487人(含乡村医生25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85人,注册护士57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的分别为115人、176人;,,。该指标计算预设2010年常住人口数为40万,2010年常住人口数核定最终以国家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准。(3)床位:2010年,全区有各类床位1165张,其中疗养床位429张,(不含疗养床位)。同上。(4)医疗设备:2010年,全区医疗设备中,50-99万的有35台,100万及以上21台。3、卫生服务情况(1)医疗服务:2010年,全区各类医疗机构门、,,%。(2)卫生防病服务:2010年,,“十一五”。;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7%以上;2010年,%,%。(3)卫生监督: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