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城市以房养老模式初探.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以房养老模式初探.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6/16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以房养老模式初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以房养老模式初探【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状况的不断加剧,关于养老方式的探讨和实践在近年来犹如雨后春笋亦如洪水般涌现在社会的视野中,除固有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外,“以房养老”作为这两种养老方式的补充也受到重视。在养老制度建设的新阶段,通过对国内外以房养老制度的研究,总结了当前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关键词】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建设不久前,各媒体争相报道成都“以房养老第一人”钟大爷的经历:2012年10月,时年79岁的他与当地社区管理机构签订协议,由社区出钱出力帮钟大爷养老送终,大爷百年之后,把自己的房子赠送给社区。如今,钟大爷对这样的养老服务并不满意甚至后悔与社区签订这样的协议,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报道一出即引发公众热议和对以房养老制度的怀疑。事实上,钟大爷与所在社区签订的协议性质上归属于我国继承法规定的遗赠扶养协议,即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抚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可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房养老,“以房养老第一人”的称呼也有失妥当。一、以房养老的涵义及发展“以房养老”又称“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是指拥有房屋所有权的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依据对其房产的综合评估作价,将房屋的价值按月或年支付给借款人,直到借款人去世。①借款人去世后,金融机构获得该房屋产权,对其进行相应的处分如销售、出租或者拍卖,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以房养老起源于荷兰,发展成熟于美国,是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而逐渐发展出的一种养老模式。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较高。当前,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25年将突破3亿。《意见》提出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在当前的国情下,我国的养老仍应以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为主导,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两股力量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让老人得以安享晚年。然而,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养老形式,前述两种养老方式的资源不足,设施建设缺口等问题,使得“以房养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房养老在我国最早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该概念的是曾祥瑞、胡江涛等学者,到21世纪,我国各地逐渐出现了不同模式的“以房养老”,例如南京汤山留园公寓、上海的售后返租模式、北京的养老房屋银行等,皆因制度设计、具体实施或观念无法接受而未能得到推广,最终只能留在中国人养老探索的历史里。二、我国推行以房养老存在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已经显现出推行以房养老的紧迫性,且虽已具备了实行以房养老的基本条件,但在推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障碍。(一)传统养老观念束缚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思想,长辈为子女打拼操劳一辈子,最终把自己一辈子积累的财富都传与后辈,自然将养老的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这也是中国人最能接受的养老方式,而子女赡养父母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赋予他们的义务。这是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最大的障碍,因为以房养老要求老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