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将进酒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将进酒教案.doc

上传人:drp539601 2019/6/1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将进酒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本诗,在诵读中体悟诗人不顾个人悲苦,心怀天下的无私情感。2、通过比较阅读感受本诗丰厚的艺术内涵,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3、结合诗中写景名句,落实单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情感分析;比较阅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杜甫的晚年导入。二、诵读诗歌1、朗读诗歌2、结合注解,师生互动,理解诗意3、背诵诗歌三、内容分析,情感探究1、诗人为什么“凭轩涕泗流”?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有变化吗?3、所写景物有何特征?4、景象阔大,情感落寞,如何理解这种反差?(清代黄生《杜说》云:“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明确: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飘零感。所以上面写得极开阔雄伟,这里写得极黯淡孤寂,前后对比,愈衬托出自已的痛苦之情。5、试比较几乎写于同时的《旅夜抒怀》,两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6、《旅夜抒怀》是如何抒发诗人情感的?7、试比较两诗与《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在诗境与风格上的不同?并简析其原因。四、名句赏析请从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角度赏析以下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说明:所有问题的答案由师生一起探讨,尽可能让学生回答,老师只做必要的修正。下面为补充资料: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题解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黄鹤楼、鹳鹊楼),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句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眼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宋代刘辰翁说,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今江苏、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吴国。“坼”,分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还患有慢性肺病。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