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白洋淀记事》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洋淀记事》读后感.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6/17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洋淀记事》读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白洋淀记事》有感开发区中心校:陈莉寒假期间,我重温了孙犁的《白洋淀纪事》,《白洋淀纪事》是最能代表孙犁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反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 读完后,我再一次被孙犁笔下的如诗如画的白洋淀所陶醉。作品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笔调明丽流畅,文风秀雅、隽永,人物形象鲜明。代表这种风格的是《荷花淀》。一九四五年《荷花淀》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许多作家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一天云锦,如梦如诗”可以概括为孙犁所创作的“荷花淀”派小说的风格。《荷花淀》派小说对战争的描写有他独特的风格。孙犁一反以悲壮或悲怆为主要审美特征的战争小说流向,第一个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时代风云的变幻,表现战争中人民精神世界与人性情怀的变化。孙犁通过《白洋淀纪事》描绘了一幅淡雅、清丽、脱俗的白洋淀画卷。 一、梦的蒙太奇孙犁的《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怎样保卫家园、与日本鬼子进行斗争的故事。然而在孙犁的《荷花淀》里没有战争的血风腥雨,残垣断壁,却使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热爱家乡、坚贞英勇的青年男女,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优美的水乡风景图画,使我们领略了白洋淀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这是一卷梦的蒙太奇。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梦的蒙太奇的构成。《荷花淀》的蒙太奇是由“月下之景”“水上之景”“淀中之景”连缀而成。这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融合了自然美与人物心灵美,具有梦一般的意境。(一)月下之景:  故事开始是写水生几个青年上区里开会,由于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区上决定成立地区队,于是,水生他们在区上报了名。报名后,他们怕家里人拖尾巴,大家公推水生回来做工作。  小说的开始就从水生嫂在院中编席等待水生回来入笔。这时夜深人静,月色朦胧,“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女人“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些景物的描写,构成了白洋淀一幅“月下之景”,以静衬动。这样美好的家园,哪容敌人来侵犯、蹂躏。不久,水生回来了,夫妻俩围绕水生参军的事进行了商讨、谈话。水生嫂表现出一个农村妇女对丈夫的信任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感,但她始终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终于和大家一起送水生参了军。(二)水上之景:  丈夫们到了部队,女人们总有些藕断丝连,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几个妇女聚到水生家商量去寻找丈夫的事。商量停当后,几个女人划着一只小船,到对面马庄上去找。结果却没有找着,她们只得扫兴而归。“现在已经快到响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上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作者这里写出了一幅“水上之景”,如果说第一幅图画是“以静衬动”,那么这第二幅图画是“情景相生”了。这些景物从侧面烘托出妇女们由“希望”变成“失望”的空荡荡的心绪。“水面上没有一只船”,预示着有紧急情况发生;“跳荡的水银”,蕴含着更大的动荡;而拂面的“凉风”,旨在使妇女们增强一种排遣忧郁的力量。丈夫没有找到,她们怅怅地划着小船回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