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诗词之乡创建汇报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之乡创建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glfsnxh 2019/6/17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之乡创建汇报材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词之乡创建汇报材料随冲勤耕诗苑禾苗壮,诗教赢来校园新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首先谨让我代表xx中心校全体教职员工向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我校于1958年建校,地处105国道旁,坐落在安徽省太和县xx镇。我校是阜阳市一所农村市级示范初中。占地面积约为40800平方米,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47人,教职工93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44人。本科学历74名,专科学历16名,%。“诗教进校园”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高雅校园、书香校园、青春校园”的迫切需要,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诗词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为配合创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诗教活动,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诗教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学****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和爱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诗词队伍结构,防止“诗词断层”;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素质教育的新天地”。现就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xx镇有著名的xx集遗址,它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唯一保存的省级历史文化遗址。该遗址属大汶口时期文化,曾发掘有石斧骨针、陶器、青铜器等大量文物,遗址上现建有倪公祠、经锄楼、课最堂等古代建筑。其中一株明朝的古柏己历经400余年的世事沧桑。相传,经锄楼为西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倪宽幼年读书的地方。明嘉靖年间,后人为纪念倪宽“勤奋好学,为民宽厚”所建,是太和八景之一,史称“锄楼映月”。“经锄楼"三个字是清大书法家梁献手笔。 xx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有东汉名士郭宪、西汉御史大夫倪宽等名人,今有杨少华、杨清华、杨润华、马腾、王志明等一批国家级书法大师。目前,该镇成立有著名的倪宽书画院。附近商铺林立,经济繁荣,xx镇已成为105国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生长在这片沃土上的xx镇中心学校建校已有50多年的历史,历经风雨,现在硬件设施齐全,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风端正、学风良好,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为家乡发展和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二、广泛的师生创作基础诗词吟诵创作交流,早在创建之前就已蔚然成风,xx镇人文荟萃,具有广泛的诗词创作群众基础,几年前就涌现了像张仕芳、杨思忠、李恒三、刘志堂、刘尚志等一大批享誉家乡的诗词爱好者。目前,xx中心学校大兴诗词之风,在广大师生中掀起了诵诗、学诗、写诗的热潮,整个校园诗教氛围浓厚,可谓是“春风化雨兴诗教,诗露词霖润校园”! 三、成立一个组织,强化领导重视我校为加强对诗教工作的领导,成立了xx中心校诗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李尚友校长任组长,中心校本部有校工会主席随冲同志具体分管负责。学校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让他们明确诗教工作意义,积极推动诗教工作的蓬勃开展,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诗教意识,努力培养骨干诗家,目前,我校已有近10位教师成为县诗词会员。四、搭建一个平台,完善工作机制学校积极搭建诗词教育学****和创作平台,成立了“经锄教育诗社”,李尚友校长任社长,现已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社员达180多人。诗社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章程,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扎实有效,积极主动,经锄教育诗社已成为广大师生学诗练诗的“温馨之家”、“幸福之家”。五、完善一套制度,确保正常开展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