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1年玉林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历史
(本卷开卷考试,共两大题15小题,满分50分,考试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由波斯人、阿拉伯人和汉、蒙、畏兀尔等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是
3. 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了“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4.“《申报》每期只销六百份,四个月后,该报在上海已日销三千份。……至1877年,每日销量已达八九千份。”材料主要反映了《申报》
5. “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大门,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文明,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意义。”材料所评论的事件是
6. 观察右图“入社报名大会”场景,你认为“入社”的主要是
7. 据1988年统计,我国共签订利用外资协议16377项,,外资企业已达15948家,引进技术合同3530项,进出口总额达1028亿美元。这表明
①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②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区域化③邓小平南方谈话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④对外开放有利物科技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会议的关键词分别是
、真理标准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
、走自己的道路 、初级阶段理论
、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法国大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民众的充分觉醒。”能够表明民众“充分觉醒”的直接论据是
《人权宣言》
,判断作者的主要意图是想反映经济全球化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12.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据记载,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首都侨居有大量外国客商、往来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最多达万人以上。仅日本的遣唐使就达十多批。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图中地点A的名称。(1分)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对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1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
1896年,官员李端荣第一次正式提议设立“京师大学”。光绪帝让有关部门议复。顽固派以经费困难为由,主张“缓办”。
1898年初,康有为又提出“京师立大学”的建议。2月,御史王鹏运奏请开办京师大学堂。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