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品德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品德论文.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6/1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品德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品德与生活》课如何更高效?小学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其内容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而小学品德课堂是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之一,传统的“粉笔加嘴巴”严重挫伤了学生学****的积极性。面对此,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出路在哪里?本文试探究。一、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首先,家长要明确小学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对儿童高尚品德与良好生活****惯形成的重要性。有些人认为:“语文、数学学好了,就能写会算了,小学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副科,学好学坏关系不大”。其实:语文、数学这些知识性学问,用分数可以衡量,可孩子的道德品质,生活****惯乃至将来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又怎能可以用分数来衡量呢?俗话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如果说,次品笨拙些尚可使用,废品不用也只不过是徒劳一场,那么危险品的结果是,不但无用、反而有害。由此可见,品德教育应为各种教育之中的重中之重。小学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熟悉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确实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她深知一个人的才智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学****与锻炼,特别是品德形成的初期。所以在孟子小时候,为了使孟子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品质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孟子的母亲不惜任何代价三次搬迁,当孟子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后,孟子逐渐变为一个彬彬有礼、勤奋好学的好孩子以后,孟母决定不再搬迁。古人尚且如此,作为现代家长,既要学****孟母重视孩子初期品德形成的重要性,更要学****孟母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三次搬家的精神。那么,该怎么配合呢?比如:当孩子向家长询问与小学品德与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时,请耐心地解答。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中,有篇课文题为《富饶的物产》里面有一项听爸爸讲讲过去的农村,以及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当孩子问您:“爸爸,我们的家乡过去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庄稼的”?这时请您耐心地、认真地为孩子解答。千万不要找借口推托。可能有些家长会说:“我在忙,去问问妈妈吧!”您可知道,您的一句话有时会为孩子打开通向成功的一扇门,而换为另一句话有可能会闭塞孩子通向成功的一扇门。家庭教育专家赵雨林老师曾经说过:中国孩子的痛苦,更多的是因为无奈的中国父母造成的。作为家长,并非无知,为何要给孩子带来痛苦呢?所以即使您的孩子问的问题再简单、再幼稚,请您也要耐心解答。,二、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效性。现代教学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因此可使抽象、深奥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效率。《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部分,它们是共同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因此,教育活动必须使儿童真实、持久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把大量的知识信息,科学、快速有效地传输给学生,引导学生增强形象感受能力,激发学****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实效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