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基坑监测及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8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坑监测及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6/18 文件大小:3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坑监测及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大国创国际软件研发生产基地软件研发生产楼基坑监测及新建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安徽建徽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015年7月10日目录一、 编制依据 2二、 工程概况及设计参数 2三、施工计划 4高程基准网布设形式 4 4沉降监测点布置 5 6 7水平位移监测 8 8 8 8 11四、质量及安全保障措施 14五、补充说明 15附图:变形监测点位分布图 17编制依据(1)《科大国创国际软件研发生产基地软件研发生产楼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9)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规范、法规、企业标准、管理文件。工程概况及设计参数科大国创国际软件研发生产基地软件研发生产楼位于合肥市高新区文曲路与燕子河路交口的西北角。本项目地上25层,地下1层,框架结构,主楼主体结构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地下室部分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基坑北侧约10米为五层已有建筑,采用独立基础,;;东侧及南侧场地开阔,20米范围内均无建筑物。,。基坑开挖工作面、修理边坡须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为土钉下500mm,每段开挖长度10m~20m,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及变形情况确定,土质差及变形控制严格要求处取小值,严禁超深超长开挖土方,开挖每层后作业面暴露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设计条件参数:;,;。我公司拟对该基坑经行基坑监测及新建建筑物沉降监测进行监测工作,现就监测方案做如下说明。)在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对支护体系结构工程及施工区域周围重要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地面道路的变形实施监测,为建设单位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地下结构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2)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有力措施。监测的数据和资料将使建设单位能完全客观真实地了解工程安全状态和质量程度,掌握工程相关的关键性安全和质量指标,确保工程能按照预定的目标及要求顺利完成。三、、安全管理和监控为前提,以重点监测薄弱处为原则,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情况优化而成。总体测点布置原则如下:(1)-1;(2)实施过程中对监测项目、测点设置、监测频率等须根据核查情况、监测情况、外界条件影响进行动态调整。、--1现场监测对象、项目及数目表序号类别监测对象监测项目监测点数目备注1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6个/2支护结构体系基坑围护顶水平位移监测12个/3围护顶竖向位移监测12个/4新建建筑物建筑物沉降观测6个/(1)现场监测频率本工程中,-1所示。-1监测频率表监测项目施工状况监测频率约计监测次数约计基坑监测开挖之前取定初始值(取平均值)215次土方开挖期间开挖深度每层开挖监测一次4挖完以后1~7天1次/3天27~28天1次/7天328天以后1次/30天4沉降观测施工期间一层一次2530次竣工以后第一年四次、第二年两次、以后每年一次5注:,当监测值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或遇中雨以上雨情)时,则需进行加密监测(或雨后第二天进行监测)。(2)现场监测周期1)初始值测定:测点布置完成后,在开挖之前,应对所有的监测项目进行连续二次独立的观测,判定合格后取其平均值作为监测项目的初始值。2)停测标准:本工程中,,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即可停止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