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砖混结构住宅楼裂缝-工程事故分析导读:层未发现此种裂缝。现场勘察未发现严重结构性破坏,顶层墙体裂缝属温度应力裂缝,不影响结构的主体安全,但从结构的耐久性及整体性考虑,必须对开裂墙体进行夹板墙加固处理。关键词:裂缝,砖混结构,加固,鉴定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主体为7层砖混结构,下部有半地下室,建筑面积为9000㎡,,中间有一道70mm宽沉降缝。主体北侧有3层网点,网点与主体之间设70mm宽沉降缝。本工程外墙为370mm厚墙到顶,北面储藏室及厨房±,,:内纵墙卫生间±;,以上厚240mm,储藏室入户墙厚120mm,户间墙厚60mm。所有墙均采用MU1O红砖,,四至七层为M5,为混合砂浆。外墙与内墙交接处及墙转角处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各层均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屋面南端及东西两侧有现浇钢筋混凝土雨篷,其梁与外墙圈梁及过梁整体浇在一起,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后改造为女儿墙。楼板和屋面均为预应力空心板。屋面保温层原设计采用1:10水泥珍珠岩,保温层平均厚lOOmm(后施工中屋面保温改为干铺炉渣)。基础形式为毛石条形基础,,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280MPa。本工程_丁1998年4月开工兴建,当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据住户反应,使用半年后,顶层墙体开始出现裂缝,且日趋严重,裂缝严重的房间,冬夏均有呼响声,其后,一些过梁也发现有裂缝出现。二、工程现状调查及检测 ,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两端开间顶层南外纵墙窗口上、下对角裂缝,; (2)顶层内横墒靠近外纵墒上产生斜裂缝,沿砖砌体灰缝开裂,; (3)顶层圈梁竖向裂缝,; (4)顶层南外纵墙圈梁、过梁、雨蓬梁竖向裂缝及混凝土表面粗糙,并有孔洞现象,; (5)顶层内纵墙窗口上斜裂缝,; 另外,两端开间六层北外纵墙及内纵墙也发现窗口上、下对角斜裂缝,裂缝程度较轻,其余层未发现此种裂缝。其余层(包括地卜室)过梁上裂缝普遍存在,位置不确定,跨中、支座、跨中与支座之间都有存在,裂缝上宽下窄,。屋面板板底接缝处也发现多处纵向水平裂缝,裂缝沿预制板之间的接缝处开裂,。 2、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对整幢楼混凝十构件抽取20个作回弹法检测。检测结果为:~,均未达C20强度要求。 3、砂浆强度检测依据《贯入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Q/JY一11—1998),对该工程各层砂浆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为:一至三层砂浆强度可达M5,。 4、屋面保温层检测对屋面保温层凿开6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炉渣厚度可满足要求,但炉渣潮湿含有一定水份。三、分析意见 l、墙体裂缝调查表明,墙体裂缝主要发生于顶层的横墙南端及南外纵墙上。裂缝具有顶层重、下层轻,两端重、中间轻,向阳重、背阴轻的特点。从裂缝的部位、形态特点分析,该裂缝属温度应力型裂缝,非基础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