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乡京山京山素有“鄂中绿宝石”之美誉,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东临安陆、应城,西接钟祥,南连天门、沙洋,北倚随州。是大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全县方公里,人口65万人,境内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尤以“鄂中第一溶洞”——空山洞和名扬天下的绿林起义策源地绿林景区最为游人景仰。所讲方言为京山话,隶属西南官话。京山鸟瞰京山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4000多年前的屈家岭文化,苏家垄文化和1900多年前的绿林文化世代流传于长江中游地区,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由新市(即今京山)人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更有一批如刘英,刘铁等追随过孙中山的革命忠烈,在京山发起“永漋河起义”,策应辛亥革命的成功。在这块土地上,数百处古寨、古城、铭文、碑刻等历史遗存闪烁着浓郁的人文光芒,令人心驰神往。京山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她山川灵秀,瑰丽多姿。茂密的森林,密布的溪河,丛生的溶洞,林立的怪石,遍涌的清泉,构成了一派秀奇绮丽的自然风光。京山人热情好客,京山民风淳朴,民俗独特,在这里,您会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京山物产丰富:国宝桥米,驰名中外;燕牌香菇,远销海外;对节白蜡,有活化石美名;“中国甘栗”(板栗)美味可口;白花菜、葛粉风味独特。京山独特的自然风貌,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风土人情,丰富的名特产和京山鸟瞰诱人的美味佳肴,使其成为观光游览、觅古猎奇、漂流探险、娱乐休闲和科学考察的绝好去处。3520平方公里的灵山秀水中,分布着200多处景点,使您赏不够她的千种风姿,品不尽她的万般风韵。京山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她东承武汉,西接荆门,南望江汉,北通襄樊,有高速公路随岳、武荆高速,省道皂当、汉宜、京安、应随公路和长荆铁路穿境而过。京山县城两面环山,山外环湖,京山河、惠水渠穿城而过。依据京山县城的地形、地貌、生态等自然环境特征,京山着力构建山在湖中、河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林中、院在花中、人在绿中的生态文明城市,先后完成了包括工业新城建立、旧城区改造、县域城镇体系等在内的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全力打造以老城核心商业区为中心,发展以轻机大道两侧向东的城市空间拓展主轴、以京山河为城市空间的拓展主轴,构建城市老城核心区、工业园城市产业拓展区、京山河下游至汤堰温泉旅游度假区为重点的“一心、两轴、三区”的城市发展格局。通过科学的治理改造,京山县城现已形成以京山河、惠亭湖为依托,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公共绿地、街头景点、庭院花圃为点缀,以城郊山、泉、林、寺景观为呼应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壮京山风光景,凸现了京山浓厚的山城文化特色和集生态、景观、游憩于一体的宜居城市格局。 2008年9月24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于16日下发鄂圈综改[2008]3号文件,正式批复京山县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批文指出,京山县作为观察员,可以参加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会议、武汉城市圈有关协作互动等活动,进一步推进产业对接与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如今,京山县城城区面积已达到18平方公里,户籍内外人口近30万人,绿化率达到42%,多处人行道由大理石铺就,连续三届蝉联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连续三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