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1111附件3东阳市“十二五”规划体系设置及规划编制要求近年来,我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类中长期规划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诸如规划编制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大都沿用传统的计划工作模式,各类规划内容交叉重复较多、针对性不强,规划编制程序不够规范、衔接协调不力,规划评估调整和规划实施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根据国家和浙江省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及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原则,提出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体系和专项规划编制要求。一、体系设置按照“科学规范、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设置原则,按对象和功能的划分,我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由总体规划和34个专项规划组成。总体规划即《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包括:10个产业类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主导产业振兴规划、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服务业发展规划、市场体系建设和商贸流通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4个环保和建设类规划(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5个资源能源类规划(节能型城市建设规划、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电网建设规划、水利发展规划),9个社会发展规划(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卫生发展规划、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公共安全及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规划、测绘事业发展规划),6个重点区域规划(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规划、横店电子产业园区整合提升规划、横店镇中心镇建设规划、巍山镇中心镇建设规划、南马镇中心镇建设规划、歌山镇中心镇建设规划)。二、编制要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在规划理念上,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体系上,要探索形成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内容上,要增强规划的针对性,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在编制程序上,要建立规范化的民主参与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以及备案和评估制度。(一)“十二五”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1.“十二五”总体规划定位总体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综合性和纲领性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以及制定各项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2.“十二五”总体规划规划期“十二五”规划的规划期以2011—2015年这五年为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展望到2020年。3.“十二五”总体规划内容规划内容总体上要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地区特色、空间布局和约束、项目策划、可操作性措施。同时内容要具体,主体要明确,要突出规划的方案性,使之成为解决问题的规划。规划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展望部分、指导性部分、行动纲领部分以及实施机制部分。展望部分包括引言、现状分析、面临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指导性部分由总体目标、导向性内容组成;行动纲领部分是整个规划内容的主体部分,包括发展的重点领域、各领域的主要任务、重大项目的空间布局,保障措施(政策、资金);实施机制部分是为了保证规划的贯彻落实而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机制,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宣传、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