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心理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1903年诞生,奠基人桑代克。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视听辅助和听觉辅助。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客观、系统、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方法:描述性、相关研究、实验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观察、个案、调查法。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作用?⑴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⑵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⑶预测并干预学生⑷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⑴连续性与阶段性⑵定向性与顺序性⑶不平衡性⑷差异性。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旺盛精力与能力发展水平;意志自觉性与冲突性。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交往需要;求知欲和识别力;情绪与理智;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8)。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特征: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单维思维、拟人化或泛灵论。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特征:多维思维、不可逆、去自我中心化、具体逻辑运算。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特征:命题间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灵活性。人格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独特性、社会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⑴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⑵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3):培养自主性,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⑶主动感对内疚感(4-5):发展良心,获得性别角色⑷勤奋感对自卑感(6-11)⑸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培养自我同一性。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鲍姆令德父母教养方式分类: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个体发展三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认知差异:认知方式差异、认知能力差异。认知方式差异表现: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智力量表:比纳西蒙量表、S-B量表、韦克斯勒量表。韦克斯勒量表包括:学龄前、儿童、成人智力量表。智力差异:群体差异(性别、年龄、种族差异)、个体差异(个体间、个体内)。性格差异表现:性格特征、性格类型差异。性格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人格的核心是性格,性格的核心是道德品质。: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的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加涅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我国对学习分类: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智慧技能学习、社会行为规范。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知学习理论:苛勒—完形顿悟说;加涅—信心加工学习说;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学习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⑴客观条件:学习材料必须有逻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