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部分新城市主义思潮的介绍及启示
第二部分万科运用新城市主义的实践
NEW
URBANISM
新城市主义思潮
第一部分新城市主义介绍及启示
1981年开始建设的位于佛罗里达州的Seaside
主要设计者:安德雷斯·杜安尼(Andres Duany)
伊丽莎白·普拉特(Elizabeth Plater—Zyberk)
实例: Seaside
共享的滨海资源
实例:滨海城
第一部分新城市主义介绍及启示
1991年秋天,美者费尔·朗顿(London)在《时代》(Time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人的梦想》(The American Dream)的文章。
文章中提出了三大观点:
1、当今的社会是人的社会还是汽车的社会;
2、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城市
3、我们是否遗弃了我们居住地的过去
民间团体委员会组成了名为“新城市者”的小组,开始对朗顿的观点予以实证
出现了覆盖全国的新城市主义思潮
思潮起源
第一部分新城市主义介绍及启示
二战后,美国城市中心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城市病”。在私人小汽车急剧增加的带动下,大量城市人口向郊区迁徙。
美国大量郊区化带来了相应问题
1、城市中心衰退
2、传统的郊区生活模式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
1)过于依赖汽车(小孩、老人)
(家庭分工模式的变化)
2)缺少邻里观念
3)过长的通勤距离
3、郊区蔓延(郊区建设的低质量,景观、建
筑千篇一律)
产生背景
城市中心化(Urbanism) 城市郊区化(Suburbanism)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第一部分新城市主义介绍及启示
与会代表:170多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发商
“新城市主义”的产生
1993年10月,美国6位建筑师在佛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召开了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
第一部分新城市主义介绍及启示
标志着新城市主义思想经过多年孵化终于破壳而出,新城市主义组织的集结成型以及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来临
什么是“新城市主义”
什么是新城市主义
1、新城市主义并不“新”(并非独创)
2、新城市主义是现代主义批判的产物,同时又是基于六十和七十年代各种建筑和城市研究的成果
如:混合利用、步行尺度、公共空间、密集社区
3、新城市主义的“新”——新城市主义的诞生,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它的“新”带来的更大意义是媒体和众
人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关注,对城市问题的关注;它的“新”表现在对过去优秀成果的集成
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主张的核心思想
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
审视和解决问题
2、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
及对步行生活的支持
3、公共价值重于私有价值
4、尊重历史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
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现代主义的现行政策法规和规划条例奉行功能分离、汽车占主导、忽视公共领域、漠视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
针对
第一部分新城市主义介绍及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两种模式
三层规模
大尺度——区域的发展
中尺度——邻里、社区、交通走廊
小尺度——街区、街道、建筑
两种模式
“传统邻里开发”模式(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模式)
提出者:安德雷斯·杜安尼(Andres Duany)和伊丽莎白·普拉特(Elizabeth Plater-Zyberk) (DPZ)
“交通导向开发”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模式)
提出者: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
在不同层面阐述新城市主义的思想
从不同形式、不同层面阐述了新城市主义的思想
第一部分新城市主义介绍及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两种模式
两种模式(在新城市主义的规划实践中,两者是嵌套在一起运作的)
TOD ——偏重于整个大都市区域层面,强调邻里与
轨道交通融合的区域发展(注重公交系统)
Pedestrian Pockets是TOD模式在邻里范围的设想,
重于步行街区设计,和TND模式一些原则类似
TND ——偏重于社区邻里层面的规划设计,同时强调
历史感
第一部分新城市主义介绍及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TND模式
TND模式(社区邻里层面的规划设计)
TOD模式的Pedestrian Pockets模式
1、不同邻里间(区域内)利用公交系统
2、每个邻里间可以方便步行,使用自行车、滑板作为日常交通工具
3、到公交站点5分钟步行
1、社区的基本单元是邻里(邻里间以
绿化分隔,邻里之间利用公交组织)
2、五分钟的步行邻里规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