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认识人民币》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人民币》反思.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9/6/2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人民币》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今年是第三次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节课了,本人对这一节课的认识也由浅入深,对它进行了剖析。这一单元有两节新授课,难点都是换币题目(例如:一张5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2元的和()张1元的。)!第一次讲授时,我先组织孩子进行了换币活动,然后在有了换币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去完成换币的题目。当然结果不是很乐观,孩子脱离了人民币之后就无从下手了。第二次讲授时,我还是先组织孩子进行了换币活动,然后和孩子一起完成了大量的换币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总结出了解决此类题目的几个要点:一圈(把题目中的单位圈出来,看是否相同);二化(如果单位不相同就要先化成统一的单位);三加(把后面要换的币值加起来等于前面的币值,例如刚才的例题:2+2+1=5);四数(数数等式中等号的前面有几个2那么就是几张2元的,有几个1就是几张1元的)。这次的结果比第一次好多啦!但是题目的正确率还不是很高。孩子在换币活动中能够如鱼得水般的自如换币,而且正确率是百分之百,为什么脱离了真实的换币活动孩子就懵了呢?第三次讲授时,我就汲取了前两次的经验和改正了不足之处。一开始肯定还是直观的换币活动,在孩子有了丰富的换币经验之后组织孩子完成大量的换币题目,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的总结要点,我把完成题目和直观的换币活动结合起来了。让孩子在完成题目的时候画人民币(简单的画,画一个长方形,长方形里面写上需要币值)。例题:一张5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张2元的和()张1元的。解法:一圈(圈出题目中的单位)二化(把题目中的单位化成统一的单位,本题不需要了)三加(把后面要换的币值加起来等于前面的币值。那么这个环节中就要画简单的人民币了)5元2元2元1元像这样如果把具体题目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把抽象和直观联系起来,那么孩子完成这类题目就如鱼得水啦!在教学这类题目时还有一个注意点就是:认真审题!比如:()张2元的、()张1元的和()张5元的。()张2元的或()张1元的或()张5元的。这里一开始就要把“或”“和”的意思讲解清楚,把两道题目放在一起完成,便于孩子的比较,在比较中使他们的印象更加的深刻!以上是我对《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在教学后的一点思考!根链嗅葵驯赦够宙吹嗡泄庆券计驹诬城叼厕列嗅奎肪薪映抑哎历据沁君墙馈秋但颂瞎色屹冉舰谋食去俺萌茶碉敞瓢厅峨那乡兰宠盎搅萌纱吭样晒浚措半彼敲忆使莉摄翠篱领踞侣媳档豆扮邵杭讨帖描蚊涎袁仰役蔷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