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十三种疾病防治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十三种疾病防治方法.doc

上传人:12345 2019/6/2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十三种疾病防治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十三种疾病防治方法小龙虾养殖中的疾病防治1、水霉病病原:小龙虾水霉病是由水霉菌所致。主要是小龙虾机械损伤、疾病感染、寄生虫侵袭、水质恶化等原因造成。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当症状明显时,菌丝已侵入表皮肌肉,水中呈灰白色,似棉絮状。伤口处的肌肉组织长满长短不等的菌丝,该处组织细胞逐渐坏死。病虾消瘦乏力,活动焦躁,摄食降低,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防治方法:①捕捞、搬运、拉网等操作要仔细小心,避免虾体损伤。冬天要加深塘水,减少捕捞操作,避免虾被冻伤。②用渔美康“硫醚杀星”3—,可以有效地防止水霉病菌感染。③每六亩水体用“一袋肥爽2号+两袋肥爽3号”,可防止水霉。2、螯虾瘟疫病(1)病原:真菌(2)病征:病虾的体表有黄色或褐色的斑点,在附肢和眼柄的基部可发现真菌胞每的丝状体,病原侵入龙虾体内,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并迅速损害运动功能。病虾呆滞,活动性大为减弱或活动不正常,极易造成病虾大量死亡。(3)防治方法:①用“特碘”稀释后全池泼洒,6—8亩水体/瓶。②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的水色和透明度。每7—10天用“底康1号一袋+底康3号一袋”,提高水体溶氧,分解残饵和有机质,一个组合用4亩,高温用3亩。(1)病原:丝状细菌(2)发病特点:病原体为丝状细菌。细菌在虾鳃上大量繁殖,妨碍虾呼吸;严重时鳃丝发黑、溃烂,引起虾死亡。(3)防治方法:①每7—10天用“底康1号一袋+底康2号一袋”,提高水体溶氧,分解残饵和有机质,一个组合用四亩,高温用三亩,预防效果好;②用“特碘”稀释后全池泼洒,6—8亩水体/瓶;③同时内服“康倍宁+美康2号”,每组拌料40斤,连喂5天。4、黑鳃病(镰刀菌病)(1)病原:病原属真菌中的半知菌类。该病是由池塘水质恶化污染,促使镰刀菌大量繁衍寄生在小龙虾鳃丝、体壁、附肢基部或眼球上所致。(2)症状:小龙虾鳃先由微红白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而后逐渐变成黑色。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鳃瓣萎缩,呼吸困难,随后慢慢死亡。(3)防治方法:①每7—10天用“底康1号一袋+底康3号一袋”,提高水体溶氧,分解残饵和有机质,一个组合用四亩,高温用三亩;②水体定期泼洒“养水宝”,进行水质调节。③采用“组合醛”泼洒消毒。5、出血病(1)病原:出血病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2)症状: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克氏原螯虾得出血病不久就会死亡。(3)防治方法:该病来势凶猛,发病率较高。目前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防为主。发病季节,如发现病虾要及时隔离,对水体进行消毒。用“特碘”稀释后全池泼洒,6—8亩水体/瓶,每月1次;同时内服“康倍宁+美康2号+美康6号”,每组拌料40斤,连喂5天。6、烂肢病(1)病原:是由于捕捞、运输、敌害生物致伤后感染细菌而引起。(2)症状:虾体腹部、附肢腐烂,肛门红肿,该菌侵入内部器官时,肝脏明显肿大,食欲减退或不食,活动迟缓,发呆,最终影响正常蜕壳而导致死亡。(3)防治方法:①投饵要新鲜,注意驱除、杀灭寄生虫,控制病原菌生长繁衍。②在捕捞或运输时,操作要轻,尽量不使虾受损伤。③发病期间,用“优碘”进行全池消毒,2亩水体/瓶;同时内服“康倍宁+美康2号+美康6号”,每组拌料40斤,连喂5天。7、水肿病(1)病原:主要是由于小龙虾腹部受伤后感染嗜水单孢菌所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