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行政学原著.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行政学原著.doc

上传人:xwhan305 2015/11/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行政学原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行政学原著》选读
怎样学原著:文本——体系——观点——精髓——运用
《易经》中的科学因素和哲学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与经学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毛泽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李瑞环:古为今用,赋予新意
“五四”以来的批判精神
90年代后期的“传统文化热”
十三经
周易、尚书、诗经、仪礼、周礼、礼记、左传(春秋)、
公羊、谷梁、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经史子集)
周予同言:因经今文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以明,因经古文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文学、考古学以立,因宋学的产生而后中国的形而上学、伦理学以成。
一《春秋》为例
今文经学重发挥“义理”为现实政治服务——“五经注吾”
汉:董仲舒
清:常州学派
古文经学(孔壁古文)重辩字和训诂——“吾注五经”
《尔雅》
《说文解字》
东汉至隋唐、清“乾嘉学派”料子
经学及其意义
经学原本是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现多指儒家文学。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
最标准的经学——四书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春秋)
二、《易经》是门什么样的学科
1、八卦现象是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符号
乾(矢)三连,坤(地)六段;震(雷)仰盂,艮(山)覆碗;
离(火)中虚,坎(水)中满;兑(泽)上缺,巽(风)下断。
(具象世界,简易性,某种程度的科学性、深刻性)
现代三学者论易
胡适:一部《易经》三观念:易(简易、变易)、象、辞(象外无辞)
朱伯崑《易经哲学》:研究易学各流派的哲学思想,至于是否符合《周易》本意无关紧要。任继愈:观物取象、万物交感、发展变化(现在研究《易经》的主流思想)
香山占卜与唯象科学(只知其己然,不知其所以然)
关于“国际易学联合会”成立的风波
群经之首
《易经》哲学思想的基本点
《孙子兵法》
一、孙武与《孙子兵法》
“子”与两个“孙子”:孙武与孔子同时代,孙膑与孟子同时代。
孙武的身世:世家之惠——正:胡****反:***,袁绍
与伍子胥交、“演阵斩美姬”——今人作何解?
*《史记》:“孙子兵法,一十三篇,美女既斩,良将得焉,其孙膑脚,筹策庞涓。”
“西破强楚,入郢城,北威其晋,显名诸侯,孙子与力有焉。”
*《孙子兵法》之古代版本,《十一家注孙子》,首推曹操。
*五经七书:《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对问》
*我与《六韬》:“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静,恭而敬, 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
*近现代军事家与《孙子》
《孙子兵法》现代注释版本众多,列其几种:
《孙子兵法集注》,兵麓书社,1995
李零,孙子译注,中华书局,2007(考据精准)
于日昌,孙子兵法附三十六计,凤凰出版社,2002(高屋建瓴)
吴兆基,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京华出版社,1994(正文前有引读)
学术的李零,应用的马骏
《孙子兵法》篇目
前六战略,后七具体战术;或前四作战背景、环境论述,后九具体怎么打仗。
明代学者有云:“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三十六计”一词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的作者和成书时间无从考证,是一部集历代“韬略”
三、三十六计
胜战记——亢龙有悔敌战计——或跃在渊攻战计——飞龙在天
混战计——见龙在田并战计——终日乾乾败战计——潜龙勿用
暗度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茁巽——诺曼底登陆战
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王怀忠打击肖作兴
四、《孙子兵法》的思维特点
《孙子兵法》继承了《周易》的军事思想,《诗》封的内容是战争理论,精髓有:“寓军于民、兵民结合、重视统帅的挑选、指挥权统一、纪律严明、失律等于失败、战术要随机应变、机动灵活等。”
战争是多种矛盾形成的矛盾综合体,孙武对此有清楚的认识。《孙子兵法》尊重史实、尊重战争规律,以唯物、辨识的思想方法研究军事战略与军事战术。全书的兵法思想特点充分反映在以下六个方面:
整体思维的战争论
唯物主义的战事观
仁义道德的爱兵立场
对立统一(发展变化)的方法论
知己知彼的认识论
“上兵伐谋”的义战主张等
《孙子兵法》基于战争是国家存亡之大事的立场上,提出来仁战、慎战、善战和上兵伐谋的主张。
《孙子兵法》之所以流传至今而深受欢迎,当归功于它思维方式的独到之处,其兵法思想的切入点瞄准在战略战术的交融之处。
《孙子兵法》写作有着“粗中带细,小中见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风格。
《孙子兵法》不是纯军事的,上则能晓国家战略,下则能行治军打仗。因而有中高级军事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