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国养老制度篇一: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美国养老保险制度一、背景美国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给美国带来空前灾难的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政府一直以来所标榜的尊重个人、提倡自由的传统观念。1935年,在罗斯福总统领导和主持下,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并设立社会保障署,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老年保险计划。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美国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美国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部分组成,其中《老年退休、遗属、残废和老年健康保险》在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开支数额占美国社会保障体系总开支的80%左右,属开支最大的一个项目。美国的养老金体系犯了很多重大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在于雇员和雇主对于大企业长期生存能力的过分乐观以及政治家治理的失败。二战结束时,美国劳联-产联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们将不再推动由政府强制执行的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计划,而是促成由大垄断企业建立的养老金体系。在AT&T、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美国钢铁这样的大企业中,工人已经高度工会化了,他们的养老金和退休金将依赖于其雇主的盈利能力。回顾起来,这很明显是一个错误。最近美国一些大公司纷纷破产,比如伯利恒钢铁、美国航空以及全球最大的汽车配件商德尔福公司。鉴于问题严重,从上世纪80和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开始构建一个新制度,即由政府提供补贴和优惠,而由雇员和雇主筹资的私人养老金体系,即所谓401(K)条款和个人退休账户。但是,至少迄今为止,许多人在其401(K)基金上的投资并不够明智。比如,安然公司的雇员用此基金购买安然股票。当安然倒闭之后,他们不仅失去了工作,养老的钱也没了。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改革方案。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格拉斯利和白宫筹款委员会主席托马斯提出一个计划,试图通过巨大的税收优惠和其他改革来提高私人养老金账户的吸引力,而且让个人更加谨慎地投资,避免类似安然事件的结果。二、目的 1、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它由国会立法,强制执行, 其主要目的是对因为退休、残病或死亡等原因,工人及其家属的收入减少,由社会给以该工人部分经济补偿。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了美国约96%的劳动人口。 2、第二支柱:私营退休养老保险 3、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个人退休账户是面向任何具有纳税收入者的一种个人退休储蓄计划。基本特点是个人出资个人管理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条件。个人养老保险包括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人退休账户计划和个体劳动者退休计划,以及没有税收优惠的个人储蓄性养老,如银行存款、购买保险公司年金产品和证券投资等。三、性质美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在短期内成功发展,除了宏观的经济环境和劳资关系较为稳定和谐以外,更重要的是缘于养老金体系将承受更大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出现,美国比较早地意识到多支柱退休收入保障体系的作用,并通过立法鼓励私营企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因此,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社会保障为老年养老保险领域的各项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国家养老保险资金来自于雇主和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障税。美国从1937年起在全国统一征收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按雇员工资的一定百分比向财政部国内工资局缴纳,国家不给予补贴。社会保障税由企业在每月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具有强制性。财政部国内工资局集中收缴后,将收缴的款项转入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并逐月向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社会保障署报告。养老保险费的税率是根据对人口老龄化的预测和养老退休费支出的需要,按照“财务自理”、“收支平衡”的原则不断进行调整,由社会保险署提出计划,报国会批准后执行。雇主和雇员基本上各自承担社会保险金的50%,目前雇主、%,%。%,因为他们既是雇主,又是雇员。此外,为了体现社会保险的公平原则,防止退休后收入差距过大,美国对缴纳社会保险税的基数设了上限。工资收入超过上限的部分不缴纳保险税。这个上限会随着物价和工资水平的提高而调整。如1937年上限为年工资收入3000美元,到1981已提高到年工资收入43800美元。四、现状对经济波动较为敏感美国企业养老保险大多采取积累制,养老基金几乎都参与金融市场运作。近年受美国经济不景气和股市缩水的影响较大,事件后,股市下跌,主要投资于股票的养老资产损失严重,无异于雪上加霜。20XX年11月中旬,养老金担保公司发布财务报告,在截至9月30日的20XX财政年度,该机构已亏空228亿美元。易受大企业财务风险拖累纽约州养老基金是美国第二大养老基金———由于拥有大量电信巨头世通公司股票,而世通公司于20XX年6月爆出假账丑闻后,公司股价一路狂泻,为此损失了3亿美元。一旦这些公司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就会把养老金支付责任丢给半官方性质的养老金担保公司,实质上将支付责任转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