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初中教学选择题解题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教学选择题解题技巧.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19/6/22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教学选择题解题技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教学选择题解题技巧元马中学李华美选择题是客观性命题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因为选择题阅卷方便,评分标准一致,试题的知识容量大,覆盖的知识面较宽,所以被越来越多的考试、竞赛所采用。初中的教学试卷不管是大考还是小考,也总有8-10个选择题。由于选择题只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并不要求写出推理或是计算过程,因此在解题时如果适当运用一些技巧,就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而且同样能达到选出正解答案的目的。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1、直接计算法这是解选择题常用的基本方法,它是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经过准确的运算和严密的推理直接求出结论,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例: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3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人边形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则有(n-2)·180=30×3600解之得n=8所以应得选(D)例:已知△ABC的三边为a、b、c且方程(c-b)χ2+2(b-a)χ+a-b=o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解:因为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判别式△=[2(b-a)]2-4(c-b)(a-b)=0整理并分解因式得(a-b)(a-c)=0所以b=a或a=c所以选(c)2、特殊值法它是用满足条件的某些特殊值来检验哪个答案是正确的,或者用选取某个特殊情况来讨论哪个答案是对的。例:当-1<a<0时,a、a2、a3之间的关系是()A、a<a2<a3B、a>a2>a3C、a2>a3>aD、a3>a>a2解:因为-1<a<0所以令a=-=-=(-)2==(-)3=->->-(C)例:方程aχ2+bχ+c=0(a≠0)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的条件是()。A、a、c异号B、a、c异号、a、b同号C、a、c异号、b、c同号D、b、c异号解:令方程的根为+1、-2,则由韦达定理可知以1、-2为根的方程是χ2+χ-2=0,这时a=1>0,b=1>0,c=-2<0,即a、b同号,a、c异号。所以应选(B)由上述两例可看出,用特殊值法来解选择题要比用直接法解简洁得多,因为普遍情况下的结论是一定包含了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因此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不一致的那些答案可以肯定是错的,有时为了更有把握,也可以多验算几次,这样结论一般是不会再有错的。3、逆推法有时,也可以把所给的几个结论作为“条件”进行逆推,检验有哪个结论下原条件是成立的,从而来判定应选的答案。例: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2和7,第三边的长是奇数,那个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12B、14C、15D、16解:如果是12,则第三边是3,但3+2<7,不可能,如果是14,则第三边是5,但5+2=7不可,如果是15,那么第三边是6,但6是偶数,所以周长只能是16,此时第三边是7,应选(C)。例:等腰三角形腰长为2cm,面积为1cm2,那么顶角是()。A、30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