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如何做课题心得体会篇一: 教师如何做课题石嘴山第十九小学翟亚亚随着时代的变化,对教师这一行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从事的劳动者,从事教研工作也是必然的。读了《教师如何做课题》这本书,让我对教研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下面说说我的收获: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效果即成果。它是通过对所选择的课题的计划设计、借助科研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二、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首先是评聘职称的需要;其次是教学的需要。教师每天面对教育教学,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把它解决了。例如:有的学生调皮捣乱,教师在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或是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愿学,积极钻研教材、研究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想尽办法尽量让学生都能学会、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最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教育下,乐意学习、参与的积极性高、成绩也上来了。若教师能把这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法、教法和成功失败的感悟都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课题研究。当看到学生们的进步,老师们高兴了,快乐了,这足以说明课题研究是一件快乐的事,并不是负担。三、怎样做课题研究? 做课题研究有这六个步骤:选题(定题)—申请立项—撰写实施方案(开题报告)—深入研究—撰写结题报告—结题。这六个步骤有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要完成3项任务选题、立项、开题。 1、选题。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规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围。虽然题目以后可以改,但选一个确切、实用、新颖的题目还是应该慎重的。 。选题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对所选题目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为做课题寻找理论支撑,也能确定好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写好立项申请书。课题负责人限定1人,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3人,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要共同商讨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制定出研究的方案。 3、要设计好课题方案(开题报告)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一个课题方案中要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界定及理论支撑、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重难点、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其中要研究什么(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明确,可操作性。(二)实施阶段:深入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建立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三)总结阶段: 1、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