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3
文档名称:

企业内部控制 评价.ppt

格式:ppt   大小:3,168KB   页数:1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内部控制 评价.ppt

上传人:zxwziyou8 2019/6/23 文件大小:3.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内部控制 评价.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内容提要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解读三、内部控制手册实例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践*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内部牵制1936年“内部控制”见诸于文字。AICPA《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中首次使用了内部控制这一专门术语1949年关于内控的第一个权威定义,AICPA发表《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1953年1972年1988年第一次修正第二、三次修正,最终形成《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AICPA《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提出内部控制结构定义1992年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004年COSO报告,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2年SOA法案签发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风险管理框架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内部控制的发展*风险管理框架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牵制第1阶段第2阶段第3阶段第4阶段第5阶段四大目标,八大要素三大目标,五大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帐务核对,岗位分离五个阶段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内部控制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198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最早提出“内部会计控制”,并为财政部发布的其他内控文件及《会计法》所采纳。此后,中注协、国家审计署、证监会和中纪委、中组部等也相继发布了一些相当于内控制度的文件。虽然我国内控制制度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但对内控制度在概念上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也未形成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现存内控制度在执行、判断和风险管理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中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基本规范控制标准评价标准*附则:实施时间及解释权总则(一)内部环境内部控制遵循原则: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制定相关政策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二)风险评估(三)控制活动(四)信息与沟通(五)内部监督确定风险承受度识别企业内部、外部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不相容职责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提高信息有用性加强信息沟通渠道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建立反舞弊机制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内控缺陷的识别和整改内控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基本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应用指引: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1986年4月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表《总声明》:“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我国将要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中内部环境包括了内部审计(第五条、第十五条)。*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内控评价与审计发展内部控制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内部控制概念逐步扩展,推进审计方法的变革。无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还是在风险管理审计中,内控评价都是审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审计基础。现代审计能够通过对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确定进一步审计的方向,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