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洋县华盛学校备课稿纸八年级地理学科第十周年月日课题第七章南方地区本章复习第19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经济发展概况;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概况(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南方和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南方的地区经济特色。对象分析本节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的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三节。本节课有三部分内容:祖国的神圣领土,主要介绍台湾的位置和范围;美丽富饶的宝岛,主要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讲述台湾经济发展的状况教具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基础知识1、自然地理: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稻土分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多红壤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断山脉和南岭山脉及雪峰山脉、武夷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 ,工农业生产和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是( ) 、糖料作物和蚕丝基地是( )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