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级负荷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二、二级负荷、三级负荷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三、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电压偏差允许值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偏差允许值(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宜符合下列要求:(1)、电动机为±5%。(2)、照明:在一般工作场所为±5%;对于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一般工作场所,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为+5%、-10%;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等为+5%、-10%。(3)、其它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5%。减小电压偏差措施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为减小电压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1)、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2)、降低系统阻抗。(3)、采取补偿无功功率措施。(4)、宜使三相负荷平衡。供配电设计中无功补偿采用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时,宜就地平衡补偿,低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低压电容器补偿;高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高压电容器补偿。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宜单独就地补偿。补偿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宜在配变电所内集中补偿。在环境正常的车间内,低压电容器宜分散补偿。电容器分组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分组电容器投切时,不应产生谐振。(2)、适当减少分组组数和加大分组容量。(3)、应与配套设备的技术参数相适应。(4)、应满足电压偏差的允许范围。~380V。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当大部分用电设备为中小容量,且无特殊要求时,宜采用树干式配电。,或负荷性质重要,或在有特殊要求的车间、建筑物内,宜采用放射式配电。,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小的次要用电设备,可采用链式配电,但每一回路环链设备不宜超过5台,其总容量不宜超过10KW。容量较小用电设备的插座,采用链式配电时,每一条环链回路的设备数量可适当增加。,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根据生产要求,宜由不同的回路配电;同一生产流水线的各用电设备,宜由同一回路配电。低压电网中T及TT系统接地型式在T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注:TN系统在此系统内,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通过保护线(PE线)与该点连接。其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TT系统在此系统内,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的接地极和电源的接地极无电气联系。其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二)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变电所位置的选择一、接近负荷中心;二、进出线方便;三、接近电源侧;四、设备运输方便;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