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甲状腺激素对孕妇便秘的影响(22例便秘孕妇调查临床分析) 张飞慢传输性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是以结肠运动功能减弱为特征的一类功能性顽固性便秘,发病机制不清,保守治疗对STC效果有限,严重者最终只有手术切除全(次全)结肠。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STC多发于育龄期妇女,男女发病比例为1:9,女性STC患者往往症状更严重也更需要手术治疗。一些因素如盆腔手术,分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是部分女性便秘患者的病因,但也并不能完全解释STC在女性高发病率这一现象。女性怀孕后,在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下,胎盘分泌大量的孕激素,使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的肌肉张力下降及肌肉的蠕动能力减弱。这样,就使吃进去的食物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加长,不能像孕前那样正常排出体外。由于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加长,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又被肠壁细胞重新吸收,致使粪便变得又干又硬,难以排出体外。怀孕之后,孕妇的身体活动要比孕前减少,致使肠道肌肉不容易推动粪便向外运行;增大的子宫又对直肠形成压迫,使粪便难以排出;加之孕妇腹壁的肌肉变得软弱,排便时没有足够的腹压推动。因此,孕妇即使有了便意,也用力收缩了腹肌,但堆积在直肠里的粪便仍很难排出去。近年来甲状腺激素异常被认为可能是女性STC发病的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对孕妇便秘的影响。 1资料方法观察22例便秘孕妇,测定甲状腺功能,20例低下,2例较严重,补充甲状腺激素后17例好转,2例治愈,1例无变化。 2讨论人们观察到妊娠对人全消化道动力有显著影响,同时便秘也是妊娠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而甲状腺功能异常除引起内分泌及基础代谢紊乱外,常伴随出现一些胃肠道症状,如腹泻、便秘、吸收不良等。近年来研究表明,胃肠道症状出现多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了胃肠运动功能所致,与某些胃肠激素的异常改变亦有关。甲状腺功能低下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所造成的全身各个系统的损害。消化系统常表现为纳差、腹胀、便秘,严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钡剂灌肠X线摄片可显示甲减患者结肠明显扩张,其确切机制目前不十分明确。[1]Goto等在大鼠动物实验中发现,甲减组大便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甲减组大鼠的肛门、直肠压力下降,结肠周期性节律收缩亦减少,结肠4小时传导速率明显较对照组减慢(P<)。故认为甲减可损伤结肠运动功能,从而导致便秘,严重时刻出现巨结肠及麻痹性肠梗阻。[2]妊娠中期以后,由于孕妇基础代谢率升高,导致甲状腺激素消耗增加同时由于肾小球排泄率增加,使尿碘排出增加。[3]以及胎儿加速生长发育,对碘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甲状腺的合成不足,孕妇此期会表现为FT3、FT4的水平降低,负反馈引起垂体分泌S-TSH增多,并一直延续到妊娠晚期。提示妊娠中晚期孕妇甲状腺功能相对不足,引起甲状腺功能减低,从而引起便秘。 3结论孕妇便秘可造成自身及胎儿的影响,肠道毒素堆积,可发生肠源性内毒血症,对机体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对胚胎发育中的婴儿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胎儿畸形的发生。便秘与乳腺癌的关系,研究发现,其中乳房发育异常者在便秘的妇女中占%,而在无便秘的妇女中仅%,二者有明显差异。另外,长期便秘使肠道毒素堆积吸收并进入乳汁,引起婴儿腹泻,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妊娠晚期,便秘会愈来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