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书愤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愤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9/6/24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愤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选编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上,本单元目标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欣赏古典诗歌的水平。这首诗歌非常典型,对学生把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有着重要的示范性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陆游的《示儿》,初中学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对陆游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中课文也已学过杜甫的《登高》、及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生对律诗以及南宋的爱国词人的写作特点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表现技巧。    情感目标:学****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了解南宋爱国诗词。【教学重难点】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2、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教法及意图】1、诵读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读诗百遍,其意也现。”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听读”、“仿读”、“品读”这一系列环节,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古诗文的兴趣,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合作探究: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的能力,而且学校近几年力推的“6+1”学案导学模式,经过实践效果显著。本节课主要采取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集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的合作探究式学****法。主要流程:(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2)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找出问题进行点拨,提示规律。【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      导入语:示儿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是何等的执着、深沉!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再次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二、知人论世(多媒体显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三、朗读课文1、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