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村留守家庭的思考
(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开展调研)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之下。一个新鲜的群体“留守家庭”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期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研究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留守家庭现状问题,有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此调查在对**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破解农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出发,分析了**县农村留守家庭生活现状的成因及存在问题。以期为政府今后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留守家庭的生活状况,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供科学参考。
一、背景
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员,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留守群体的调查,恰好与日前关于流动人员的报道相呼应。我国目前流动人员规模保持2亿以上,%为农业户口。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在制造、批发零售和服务业领域就业,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业。 8700万加上2亿多,就产生了近3亿这个可怕的数字和庞大的“流动+留守”群体。这意味着中国有接近一半的农民属于这个群体,大约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而这个群体,基本上就是为生存而挣扎的群体,他们就是“底层人民”的大部
**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74个行政村,2012年,,,外出务工人口达11余万人,导致出现了上万的留守家庭,而绝大部分留守家庭人员为体弱的老人、儿童,抗疾病能力弱,防治疾病意识差,小病容易拖成大病,生活拮据成为农村留守家庭的普遍现象。
二、分布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其中:,%,90%以上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农村空巢独居老人达15%以上,有的地方达30%以上;,,,%;,,%,小学在校生中,,%,,%,全县留守儿童入学率为100%。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人子女作为特殊留守儿童群体,全县共有416人,90%以上属农村籍,平均年龄10岁,最大17岁,最小0岁,其中0-3岁21人,4-6岁42人,7-12岁256人,13-17岁97人,未成年人上幼儿园的占85%,属义务教育阶段的100%已入学,高中阶段的辍学比较多。
三、生活状况
看生活来源,%靠自身劳动解决,%靠子女供养,1/3以上得到民政生活救助;留守妇女大部分由自身农业劳动和依靠亲人在外务工经济支持;留守儿童多数已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和享受营养餐,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绝大多数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较稳定生活在一起。看居住状况,部分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居住条件有待改善。看医疗状况,留守家庭成员
99%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就医政策。看文化生活,农村除县城和乡镇集镇所在地的村(居)外,基本无交流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