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美贸易战对中衡美方232措施(即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对中方造成的利益损失,昨日(4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自2018年4月2日起实施。这意味着中国吹响贸易反制措施的号角,中美贸易战摩擦升级。美中贸易摩擦大有升级之势,受此消息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在4月第一个交易日齐齐大跌。那么,贸易战一旦持续下去,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从美国此次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产品领域看,有医疗器械、高铁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设备,基本来自“中国制造2025”产业范围。有分析称白宫的目标是破坏“中国制造2025”计划。那么此次中美贸易战到底会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中国制造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美贸易战背后的惊人真相:狙杀“中国制造2025”!+有观点认为,贸易战其实早已酝酿,而且这只是美国阻遏中国崛起冲刺阶段的“组合拳”之一。去年底,特朗普任内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明确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大国竞争正是此轮贸易战的大背景。大致而言,大国竞争包括制度的持续革新能力、持续的坚强领导能力、整体战略的科学制定与贯彻能力、持续的产业升级能力、持续的高科技突进能力、强大而可用敢用的军事实力等。日常而言,科技与产业属于竞争的核心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遭遇重创,加上长期依赖金融,制造业外流严重,元气大伤。看下面的统计图,清晰地呈现美国如何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变成一个服务型国家的。1990年美国是制造业大国(蓝色部分):2015年美国的制造业(蓝色部分)已经很少: 相比之下,那个长期位于产业链下游,以加工配套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充当“世界工厂”的中国,却在不声不响间异军突起。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制造,正在抢滩。最近流传一个段子: 遥想一百多年前,皖籍的李鸿章中堂访英,是去欧洲购买船只、大炮和向列强借款。而据传2015年10月中国国家领导人访英的成果汇报由卡梅伦“中堂”完成:“启禀老佛爷(英国女王),洋人要给我们修铁路……”中国GDP总量在2008年超越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德国,2010年又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自2013年以来,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6年以204亿美元之差被美国反超,%,增幅创6年新高,再次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更让美国苦恼的是,,%,%。这意味着美国人在经济上,其实已经丧失了遏制中国崛起的能力。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横跨高中低端的超级工业大国。据世界银行数据,早在201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排名第一,%。其中,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更是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2015年,中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分“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这些重点发展发展的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这些高端产业领域会直接挑战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利益。美国有25%的波音飞机、17%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国。中国搞C919大飞机以替代进口,波音公司无疑会受损。数十年的辛苦劳作与自强不息,从服装鞋帽到高铁电信,再到未来的宇航芯片,中国的血汗钱持续投入到科技研发,美国的尖端制造业优势正加速瓦解,强势追赶的实力必然改变全球力量格局,必然打破西方既得利益。所以,无论是减税、让制造业回流还是挑起贸易战,对中国科技装备、信息技术产业提高进口关税,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方面频频发难设限。那么,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制造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中美贸易战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影响+美对华加收关税对机械行业总体影响:目前来看机械行业受直接影响只有现代铁路(高铁)和工业机器人两大高端技术产业,间接受影响是集装箱行业需求略有下降(受世界贸易增速下行影响)。不排除美对华进一步扩大加税行业范围(低端制造业也加税)的可能。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署的数据,201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行业中机械设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