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如何看待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pdf

格式:pdf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看待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看待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建立我国新型的银企关系

王婷
(经济学院金融系)

银行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是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热点和难点问题,银
企这两个现代经济的主体,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经济的转型对银企
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构建新型银企关系机制是当前银行与企业改革的重要内
容。

一、为什么要研究银企关系的重构
银企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而我国经济现已成为银行主导
型经济,现存的银企关系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银企关系的重构就成了各
部门的当务之急。
,重构银企
关系。
在旧的银企格局中,国有商业银行虽充当着经济发展中心轴的功能,但其自身却存在着
政企不分、规模不经济和历史包袱沉重等难以解决的弊病。银行出于非经济因素而对企业贷
款,而企业则依靠银行支持来维持运作。以至造成企业负债高、效率低、无力归还贷款、银
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资金周转减缓、经营效果下滑的现状。推进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
和国有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体内容。但国有企业继续扩大的亏损
面将会给企业改革带来巨大的障碍,而银企之间的矛盾又会影响金融改革的进程。只有重构
银企关系,使双方由产品经济背景下的计划联结,转向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的联结体,才能真正理顺金融改革的脉络,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向纵深发展,为国企改
革奠定外部基础。而另一方面,如果不重构银企关系,那么企业改制中,大量的逃废债现象
就得不到制止,金融机构的国有资产就会大量流失,国有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
因为企业逃废了的债务并非增加了国有资产,反之是加重了其非市场性的落后思想。保留夕
阳企业本身就是对国有资产使用的浪费,而且在部分地区和企业还出现借机饱填私囊之事。
因此更需要新型银企关系促进和制衡企业改革。

威胁。
我国现时由银行承担企业亏损的维系机制仅是暂时延缓机制,并不能减少国有资产亏损
总额,加上大部分企业 80%①以上的流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一旦企业不能按期偿还或不能
偿还,甚至逃债废债或破产,银行呆帐、坏帐比例就会增大,而以呆帐形式存在的潜在损失
便成为现实亏损,需要银行用资本金或注资予以冲销,信贷资产质量的下降会降低银行信用
水平,若危机到民众对银行的信任限度,更会发生挤兑存款而中断银行的正常运营,导致全
社会范围内的信用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甚至是社会动荡,其破坏性绝非一般企业破
产所能相比的。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和国有银行坏帐重重这两大难题,已成为制约
改革全局的症结,既困扰了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也严重妨碍了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但获得资金的制约却越来越多。
企业改革要求生产能力的扩大,其技术改造和规模增大都要求增加银行贷款;但由于银
行效率低,不合理占用等原因使资金到位时滞长,而且尚未还清的旧贷款加重了利息包袱;
1
原料、燃料动力、人员工资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