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概述原设计道路路线起于X002(上上线),向北延伸与竹箦镇区北山东路相交后,从竹箦中学东侧农田穿过并向西与竹箦至竹箦煤矿老路平面相交,路线沿老路线位向北分别经过上梅、刘庄、陶庄、青龙等村庄后终于竹箦煤矿医院东侧现有8m宽道路,,项目施工图已于2012年2月完成出版,本次变革应溧阳交通局要求,新增镇区段环镇西路(上上线至北山西路)段改造;同时北山西路以北西环线现有路面水稳基层已实施完成,由于载重车辆通行频繁且养护不当,已经出现大面积损坏,本次变更对其进行维修补强。,~6m,~5m。北山西路北侧西环线为年前镇区实施的水稳基层,现场调查时基层表面坑塘及松散情况较为严重。、坑洞类和磨损类组成。其中裂缝类病害主要有纵横斜向裂缝、角隅断裂等;坑洞类病害主要有坑洞等;磨损类病害主要有磨损、露骨等。,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性能状况:整体承载能力,主要通过板中弯沉测试和刚度组成分析计算下承层的弹性模量来反映;板角脱空情况,通过板角弯沉测试,根据弯沉值来判断;接缝传荷能力评价,通过跨过横缝的两个弯沉传感器计算弯沉差和传荷系数。-1指标分级分级标准级别描述板角弯沉≥40需换板≥20且<40需压浆<20无脱空注:(弯沉单位:)3路面结构设计镇区环镇西路利用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为:4cmAC-13C(改性)+5cmAC-20C+聚酯布+热沥青+≥-10调平层+粘层沥青+YN-防裂贴+板块处治(新建置换板块)。人行道改造结构为:6cm水泥砼砖+3cm1:3水泥砂浆+8cmC20水泥砼+10cm级配碎石。镇区竹箦镇环西桥现状为双曲拱桥,桥面情况良好,不在本次道路改造范围之内。镇区西环线根据现场弯沉测试结果对现有基层进行修补后加铺结构层:4cmAC-13C(改性)+6cmAC-20C+36cm水泥稳定碎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2001)、《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及本次维修设计标准、方法。,供破损类型评定、决定路面维修方案时使用。破损调查内容包括:纵横向裂缝、角隅断裂、交叉裂缝和断板、唧泥、错台、接缝碎裂、坑洞等。破损调查采用专业队伍,宜根据施工段落划分调查区段,采用人工描绘法逐块进行。具体操作如下:调查时封闭调查区段,对调查区段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用红色油漆标识在板块上。在记录纸上绘制板块平面布置图,编号与现场旧水泥砼板块编号一致。现场搜寻和判读病害类型、破损程度,处治措施等。在板块平面布置图上记录调查信息,记录内容为破损位置、病害类型、破损程度、数量以及破损处理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