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绕城线路面修改设计研究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绕城线路面修改设计研究大纲.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6/28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绕城线路面修改设计研究大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沙市国道绕城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大纲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湖南省是全国修建沥青路面最早的省份之一,在多年的理论研究与施工实践中,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特别是90年代初期,我省结合107国道的改建工程,修筑了一定数量的沥青路面,但是这些沥青路面都不同程度地岀现了早期损坏现象,1991年长沙交通学院曾受湖南省公路局的委托,对107国道湖南全线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分析、研究损坏原因,尽管存在施工中的问题、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原材料质量与混合料配合比问题等,但其中最主耍的是水的破坏作用和沥青路面结构本身与重交通荷载的适应性与合理性问题。随后受省公路局的委托,长沙交通学院进行了“水对沥青路面作用的研究”和“湖南省干线公路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研究”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后者还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但这些成果对沥青路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而且由于高等级公路建设和运营的经验不足,过分强调发展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养护工作量少、能适应重交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因此,所取得的一点沥青路面研究成果没有及时在我省公路建设中推广。根据我国的公路自然区划《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33-86),湖南属于江南丘陵过湿区(1\4),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附录A的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湖南属于热区,最低刀平均气温大于0°C,另外根据湖南地区的降雨量,属于多雨潮湿地区。在这样一个又热又潮湿多雨地区,沥青路面结构能否作为我省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类型之一,是我省公路建设中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热流变材料,其力学性能(应力一应变特性)与试验温度和加载速率及荷载大小有关,不是一种理想的线弹性体,而我国的规范仍将其视为弹性体,主要是基于荷载的加载速度快。由于沥青混合料具有蠕变与应力松驰特性,在湖南夏季高温季节,应力松驰时间大缩短,有可能等于或小于荷载作用时间,材料表现为弹■粘■塑性体或粘■塑性体,在荷载作用下产牛较大的塑性变形,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由于渠化交通,随着荷载重复次数的增加,塑性变形的累积,车辙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在湖南多雨地区,沥青混合料在雨水作用下,沥青与石料之间的粘附性能和粘结强度必然受到影响,也就是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抗剥离性能)问题。在我省,由于国产石油沥青的质量问题,造成沥青与石料Z间的粘附性能差、粘结强度低,从而产生沥青路面的早期大面积损坏,为我省的公路交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探索沥青路面结构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运用,积累沥青路面结构优化设计与施工经验,为确保湖南省第一条运用沥青材料修筑高等级公路的长沙市绕城公路西北段获得成功,以此开拓湖南省修筑沥青路面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开展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优化设计的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同时,也大大提高长沙市绕城公路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落实交通部提出的“科教兴交”的战略。我国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北方修筑沥青路面,当时主要是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贯入式等次高级路面,效果很好,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到八十年代,开始研制和修筑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等高级路面,以适应经济与交通发展。一直到八十年代未,沥青路面结构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而且也是我国高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