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异乡人的浪漫与叛逆:三毛论略
(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张伟群)
(学号:2001011060)
摘要:浪漫与叛逆的“异乡人”三毛其创作有一种欲飞的姿式,情感的大开大合与罕见的
生命张力,使其作品传达了一种介乎于现代和传统之间的选择矛盾,尤其表现为她躲避城市又不
得不逃回城市最终被城市“毁灭”这样一种宿命,这一经历与现代人群的心境不谋而合。
关键词: 三毛浪漫叛逆异乡人
教师点评: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她创作的大量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
影响。本论文从“异乡人”、“浪漫”、“叛逆”等几方面对其创作进行分析,立论确当,分析全面,
选题亦有新意。(点评教师:金文野老师)
如果说冰心是时代才女,丁玲是红色女作家,琼瑶是谈情圣手,张爱玲是苍凉美艳的女天才,
那么,三毛就是浪漫与叛逆的“异乡人”。她那走遍千山万水的一生,给爱幻想的读者们制造了
太多的憧憬。而漂泊的异乡人,倦世的心,却在三毛的文字中找到美好的精神世界,找到温暖的
归宿和生活的喜悦。作家嘉嘉在《三毛可以表达》中认为当代散文在三毛之前,我们很少读到那
么浪漫,那么叛逆,那么浓情又那么异国情调的文字。三毛作出了一种欲飞的姿式,情感的大开
大合与罕见的生命张力,吸引了很多人。三毛作品传达了一种介乎于现代和传统之间的选择矛盾,
尤其表现为她躲避城市又不得不逃回城市最终被城市毁灭这样一种宿命,这一经历与现代人群的
心境不谋而合。
撒哈拉沙漠,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枯寂的大荒漠,一直固执地抗拒着外人的打扰。酷热干燥,
是它的性情;风声沙动,是它的语言。而撒哈拉最终却成全了三毛半生的乡愁,三毛也因《撒哈
拉的故事》而成全了万千大众年轻的梦。从《撒哈拉的故事》起,我们眼前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场
面:一望无际的沙漠,一个远离喧嚣、身材高挑、长发飘飘但不怎么美丽的传奇女子,她有着一
个“异乡人”的特殊身份,带着沙漠中的骆驼、仙人掌,以及她在异乡流浪生活的点点滴滴,一
起走进了人们的心灵世界。这是一个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女人,她的作品共有十八册之多,其
中除了《滚滚红尘》是电影剧本外,其余均为散文。虽然曾经因为美籍旅行者马中欣的《三毛真相》
引起学术界一定的微词,但这些都无法影响三毛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三毛多次强调她所写的作品“只
会用第一人称写作,不会用第三人称写别人的故事”,她说她写的故事都是她亲身经历或亲身感
受的东西,“我的文章,也就是我的生活”。[1]她把奇特而富有异国情调的流浪生活,
通过娓娓长谈的方式来打动读者,正如三毛在《两极对话》中所说,“我的文章是
身教,不是言教。印度诗哲泰戈尔有句散文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2]
所以读她的文章,有如一股清风向你扑面而来,震荡你的尘心,往日早已搁浅的梦想瞬间又涌上
了心头,仿佛又回到了梦想连天的清涩年代,那种不知天高地厚却勇字当头的敢做敢为的年月。
一、文学的三毛
三毛,原名陈平,浙江省定海县人, 1943 年 3 月 26 日生于重庆。幼年时的三毛即表现出
对文学的酷爱。三岁时就已经对大陆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着迷,
而且三毛在那样的年纪还“玩”过《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