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永恒的结构
——多元的服装结构
(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服装专业李立文)
(学号:98051206)
内容提要:在以人为本结构主义的设计理念中,结构主义设计师勇于向传统结构挑战,
强调着装者的二次创造,追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以人体为中心,为人体服务。论文以东方
平面构成为主导,以著名设计师作品为范例,论述设计中的结构主义。并在毕业设计中将立
体、平面、有机结合,用立体裁剪实现设计结构中平面和立体的相互转化,灵活地运用结构
主义设计的语言,探求结构设计中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服装结构、结构主义、平面构成
教师点评:李立文同学的论文立意深刻,主题新颖、别致。具有创新意念。她以“以
人为本的结构主义设计风格”为主导,探索在三维空间里进行的构造设计。论文分析结构主
义的设计师及其设计手法,并着重介绍了自己毕业设计作品中实践这一理念的设计体会。本
论文行文流畅,条理清楚,其中函含了李立文同学辛勤努力的汗水。(点评老师,罗莹讲师)
前言:
服装艺术是一个综合的艺术表达形式。服装艺术的发展,总是与其他亲缘艺术的滋养
分不开的,比如文艺,绘画,摄影,甚至音乐。所以观察服装的发展可以说是在观察一个社
会人文趋势的发展。
长久以来,设计界都在为开创新的服饰而殚精竭虑。就象许许多多其他的行业一样,服
装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派生出来了很多的支系,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潮流的转换,
各种支派都有过自己的辉煌。例如,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服装设计师在服饰造型上似乎
已经没有什么新的花样了。设计的中心普遍由造型结构转移到对新面料的应用开发上,如今
许多服装是在比拼面料,而在款式设计方面则是大同小异。国际流行的设计趋势也就以面料
与色彩为主导的。设计师们不停的在新的面料与颜色的配合上下功夫,而隐藏在服装背后的
更多的人性的与人文的内涵却已慢慢的被人们忽视了。服装似乎只单向朝者视觉冲击的方向
发展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多
的变化。厌倦了紧张的工业发展的人们正在想方设法的寻找着那种久违的人与自然间的和
谐,回归自然成了许多人的梦想。以人为本的结构主义设计风格也就自然面然的成为了我这
篇文章的主导。结构主义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体各个部位为主导的。因为在传统的设计
概念里人体是设计的中心,而所有的色彩,面料都是围绕这个主体在三维的空间里进行的构
造设计。随着人体的运动,服装本身还会与不断变化的环境发生对比,冲突,或协调,从而
产生空间向度的第四维关系。也就是说服装设计以人体为中心,为体服务,这也就是我们所
谓的“体形型”。我认为在一个整体的空间服饰造型中,应把人体也作为构成的元素之一,
它在接受服饰元素的装饰同时,也要对其他元素及整体发挥作用,而不应局限于“体形型”
的结构主义徒刑模式。结构主义时装注意严谨的结构设计,更注重服装三维空间效果的表达。
服装本应该是立体而独立存在的。而服装在被人体穿着后应该是被不断立体化的。也就是说
符合多种体形,适合在不同场合穿着的服装才是更好更有生命力的创作,这就是要求在结构
设计上使服装有较大的适用性。
概括于此,首先让我们开始以定义概念为主的第一部分。
第一章: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