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英语口译技巧--被动语态的口译.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英语口译技巧--被动语态的口译.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6/29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英语口译技巧--被动语态的口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英语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被动句,而在汉语中被动句却并不常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古汉语中有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许多动词既可表主动,又可表被动。因此,就无所谓主动句或被动句。尽管如此,并非是说古汉语就没有被动句,在少数情况下,“见”、“被”、“为”这些被动符号不仅活跃在古汉语中,而且还被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与英文的“be+过去分词”被动句型中的“be”相对应。但英汉被动结构并非一一对应,英语使用“主语+被动谓语+by短语’’结构来体现“受动者+行动+施动者”的相互关系,而汉语则与之不同。首先,英语中谓语的被动语态是用动词的分词来构成的,即“助动词+过去分词”,而汉语不可能以如此的形式来表被动。其次,英语介词by带出施事者置于谓语动词之后,而汉语则不宜将这样的介词短语放在动词之后。再者,被动语态是文字表达客观化的手段之一。这一客观化手段排除了主观因素和感情色彩,又是科技文体的重要特征。因此,被动语态在英语科技文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汉语所不能及的。由此观之,英语被动句翻译中,不可能有现成的对应表达式,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汉语的****惯用法,从丰富的句式和辅助词语中选择恰当的手法(如被动式和主动式等)来体现原文的被动含义,以便表达无误、忠实原文。(一),英语使用综合型语言手法,助动词的词形变化,由“助动词be+过去分词”形式来构成被动语态;而汉语则采用分析型语言手法,词序表现得更为突出,一及物动词在“主+谓+宾”的句中是主动的(如:中国队打败了古巴队),在“主+谓”的句中是被动的(如:古巴队打败了)。这一用法在古汉语中就已开始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更为普遍。1)Intellectualself-disciplineisrequiredtoavoidignoringimportantalternatives,uncertainties,decisions,ortrade-、不确定因素、决策及权衡。2)Onceithasbeendecidedthatcertainfactorsareperipheral--thattheydon'tcreatethedilemmaoraffectitsessence--theycanbesafelyignored,atleastuntiltheresultsofthefirst-cuanalysissuggestthatoneortwoofthemmay,infact,——它们并不产生困惑或没有实质性作用——那么它们就完全可以忽略,如果第一次分析的结果表明其中一、二个因素可能很重要,那就应另当别论。“被”字来表示英语原文中的被动含义。这一手段在古汉语中就有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只是用法特殊用量之少而已。在现代汉语中,该手段用得较多,用来着重指出其行动被施加到受事者身上的事实,一般构成“受事者+被+动词”的形式,例如:(1)Neitherispublicbecausethosenotpayingcanbepreventedfromreceivingtheservice—,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