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摘要:大学承担着培养社会栋梁的重任,而高校教师作为其中主要的引导者,不仅要完成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就成为衡量教师能够很好的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的标准。本文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修养进行分析,阐述当前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修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修养。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目录引言 1一、绪论 1(一)教学道德修养概述 1(二)教学道德的特点 1(三)提高教学道德修养的意义 2二、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的现状及问题 2三、改进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的建议措施 4(一)加强自身教师责任感的培养。 4(二)专研业务,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 4(三)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4(四)强化课堂管理,认真开展教学工作 5四、结束语 5引言每行每业都有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本文所探讨的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只不过是职业道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高校教师的教学道德问题。一、绪论(一)教学道德修养概述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学习过程。教学道德修养是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之中的,对参与教与学这一活动过程的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就是在高校教学领域里,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目的是使教学工作有秩序、高效率的运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良好的教学道德素养是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行为规范,是职责所在。高校教师没有任何理由降低自己的教学道德水平。如果降低教学道德标准或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放松自己的教学道德要求,会引起教学质量水平的下降,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最终会影响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转。所以说,教学道德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2)教学道德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教师精心备课、按时上课、认真设计课堂活动、仔细批改作业等,最终都要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离不开学校这个特定场所、特定空间。(二)教学道德的特点教师的劳动过程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1]。(1)从教师的劳动对象看,教师的教学道德具有高层次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既不是没有生命的自然材料,也不是没有意识的动植物,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社会成员!教师在社会工作中承担着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教师要用自身渊博的学识、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品德去塑造人。学生需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老师的模仿与学习,不断发展、完善自我。教师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表率作用,这种工作不仅是知识能力的体现,更是个人人格魅力的展现,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就有更高层次。(2)从教师的工作性质看,教师的教学道德具有创造性。面对自身的劳动对象,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集体的特点进行教育,而且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教育!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学校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制造机器的!学校不是工厂,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个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