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G视频监控..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G视频监控..doc

上传人:q2299971 2015/11/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G视频监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G视频监控
前言
随着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而且正朝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采用3G无线传输数据通讯方法解决了远程监控系统的通讯问题,比起其它有线通讯方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由于传送的是图像数据,数据量大且较为频繁,可选择不限量使用的商务套餐较为经济。随着3G网络的逐渐完善和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3G的应用领域也会越来越广阔。
3G无线视频监控优势
目前,3G无线视频监控在以下场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线网络无法到达或者有线网络价格过于昂贵的地方,如电力高压线路、高速公路、环境监测、森林防火、路灯、石油开采、石油输油管线、物流、运输船、防洪抢险等;人员无法接近的场所,如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疾病传染区、其他微生物危险区等;相对不固定的被监控场所、临时布线会有成本浪费的地方,公安侦查临时布防、部队野战训练、临时建筑工地、临时活动场所、会展中心等。
3G无线视频监控优势主要体现:
覆盖面广:手机无线网络覆盖率极高,几乎不受山川、河流、桥梁道路等复杂地形和区域限制。
部署方便: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几乎可以部署在室外的任何地方,包括水体、崎岖地带、偏远地方。前端编码器或网络摄像机,甚至手机,采取无线接入的方式,只需要在移动网络覆盖下,就能很方便、很简易地搭建起监控点,免除复杂地形导致的布线繁琐和麻烦。
高数据吞吐量:考虑到未来的WIFI和3G技术发展,无线网络传输带宽可高达6Mbps~200Mbps.
高可靠性:%的载波级,可以实现无中断的安全传输。
成本低廉:免除了远距离网络布线所造成的高昂费用。
监控方便:可随时随地采用手机进行无线视频监控,不局限于预先安装好监控客户端的某台电脑。
业务多样:无线视频监控不仅可以覆盖所有固网监控业务,还可以开展各种移动业务,如:移动执法监控、移动采访等。
3G无线视频监控面临的困难
,虽然3G已经开始应用于无线视频监控,但在传输数据量巨大的视频流时,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无线网络的带宽与频率资源更为有限
由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的单个终端有效带宽相当有限,往往需要同时承载语音、数据等传输业务。目前的3G网络即使用来传输CIF图像,一个基站也不能超过3个监控点,而且无线宽带的特点是传输当中带宽的不确定,目前3G网络速度快的话可以达到1M,速度慢的几十个字节,因此只能作为辅助传输手段。
无线信道的误码率比较高
特别是当终端设备处于移动状态时,可用带宽和误码率指标有较大幅度下降,可用带宽经常发生波动,高带宽的视频监控数据易发生丢包,可靠性不高。
无线传输的资费也远高于有线传输
一般来讲,有线传输的性价比高于无线传输,宽带传输更是如此。3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费用包括视频源的宽带上网费、手机收看流量费、监控系统运行费等,总的运行费用较高,且很难下降。
共享信道资源的公众通信系统
在应急情况下发生局部性负荷剧增时,有可能造成不可容忍的延时甚至阻塞问题。
3G无线视频监控技术介绍
3G无线视频监控以数字信号处理为基础,结合3G无线网络传输的方式实现信号的交换、控制、录像存储以及点播回放,并通过设立强大的中心业务平台,实现对系统内所有编解码设备及录像存储设备的统一管理与集中控制。对用户而言,仅需登录中心业务平台,即可实现全网监控资源的统一调用、浏览与使用。
目前,3G无线视频监控作为一种新型的应用形式已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新一代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不再局限于简单地完成对视频信号的处理、传输、控制,其核心乃是基于整个IP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多媒体信息(视频/音频/数据)提供一个综合、完备的管理控制平台。
与前几代视频监控系统相比,3G无线网络视频监控主要是以3G网络依托,以数字视频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以实用的智能图像分析为特色,并与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从而轻而易举的避免了以往传统监控系统需要专有布线网络的问题,轻松解决了信号长距离的传输问题,方便的实现了多点远程监控,以及与不同监控系统之间的无缝融合。 
迄今为止,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有限公司在无线网络视频监控领域已完成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储备,其主要包括:视音频信号优化技术,数字通信协议栈;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DSP技术;网络传输中的质量保障体系与传输控制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及嵌入式系统技术等等,同时,公司还在多种核心技术上进行了重大突破,其详细情况如下: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核心技术描述
实现途径
01
视频处理技术
视频输入降噪、视频输出流量控制,视频输出图像质量控制。
自主研发
02
音频处理技术
AGC/VE(自动增益/语音增强处理)。
自主研发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