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从我国外交发言研究我国外交战略.docx

格式:docx   大小:6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我国外交发言研究我国外交战略.docx

上传人:ttteee8 2019/6/30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我国外交发言研究我国外交战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我国外交发言研究我国外交战略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六十四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年轻的共和国的外交之路也是风雨兼程。回顾我国外交六十年,无论是其中的辉煌还是失策,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反思的。没有过往一步一步踏实的脚印,就没有今天我国外交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简略回顾我国二十一世纪以前的外交历程,并着重以黄岩岛、钓鱼岛以及朝核问题三个例子分析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最后简单分析我国未来的外交战略。关键词:外交发言黄岩岛钓鱼岛朝核问题战略一、二十一世纪前我国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之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禁运、武力封锁、经济制裁等方式威胁着新中国的生存。苏联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援,新中国外交就是如此起步。对于新中国最基本的外交策略,毛泽东同志早在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就提出来,即是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我国在建国之初就完全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个外交政策在冷战时期是十分正确的,“一边倒”可以依靠苏联的力量抗击美国对中国所构成的威胁,很好地巩固了国家新生政权。但是在“一边倒”外交战略并没有将中国仅仅拘束在苏阵营中。“1953年底,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周恩来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后与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极大地增强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60年代初我国与苏联关系逐渐破裂,在国际上面临着苏联和美国两方面的威胁。此时中国外交实际上既反美又反苏,并在1962年、1964年分别爆发了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冲突等热战。在1963年,时任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出访了亚非13国,提出了与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和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广交了一批“穷朋友”,并为我国1971年重返联合国打下基础。随着冷战的发展与我国'‘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我国不断推进与西方国家的关系。1972年尼克松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在上海签订了《上海公报》,随后即与日本建立了邦交关系,1978年与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X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另一方面的是,中苏矛盾不断加深并愈发不可修复,我国在1979年与苏联支持下的越南爆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全。自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扩张势头开始减弱,我国也不再像70年代那样面临着苏联极强的威胁。邓小平复出后,我国外交战略开始调整。邓小平在1982年指出:“中国同任何国家的关系都是从战略观点出发的。中国的战略概括起来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我国调整后的外交战略已经露出轮廓一一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并定下了我国外交战略的指导方针:韬光养晦,有所作为。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迫切的需要调整外交战略。在邓小平时代所提出的外交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我国外交战略目标之一,并保持指导方针不变。虽然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以前的外交战略总体上是成功而富有成果的,但我国外交总是被动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战略发生明显转变是在2000年左右,从被动更多地转向主动。二、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我国虽然在2001年加入了WT0,但十五年的谈判却十分艰辛曲折,被迫作出了巨大的让步。在2000年前后,我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