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考通史知识整合
先秦时代
朝代
政治
经济
文化
夏
:刀耕火种
商
周
1分封制和宗法制
:
:郡县制
:农业发达地区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例:《战载秦国“以牛田”)
:井田制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井田制,肯定土地的私人占有。
:青铜铸造
(三)商业:
(四)经济政策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1.☆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司南”(《韩非子》中提到)
,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火药)
: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铭文)
《诗经》,
:楚辞(浪漫主义)。
秦至清
朝代
政治
经济
文化
秦
①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岭南、西南夷)
③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③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①“焚书坑儒”
②统一文字(小篆)
③小篆(特点、李斯)
④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百戏
⑤隶书始于秦朝
汉
①汉承秦制:中外朝制、刺史制度、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选官察举制
①农业—耕作技术(牛耕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一牛挽犁);;水利:井渠;②手工业纺织业:素纱禅衣;丝绸之路;冶金业:铁业官营;燃料(煤炭)供风形式(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水排陶瓷业:出土有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器
③商业——商运活跃;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队经济的控制;确立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制度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建立太学
③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纸最早发现与西汉
⑤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⑥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⑦隶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楷书形成于汉末
⑧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魏晋南北朝
选官:九品中正制
①农业: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
②手工业: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
③商业:南北朝出现草市
①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②行书晋代开始盛行
③王羲之《丧乱帖》草书、行书
唐代
①三省六部制
①农业—耕作技术:曲辕犁;土地制度:唐前期均田制;
①唐末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
选官:科举制
北方使用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②手工业—纺织业: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陶瓷业: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分为青、白两大瓷系; “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商业都会:长安、洛阳、扬州
②雕版印刷《金刚经》
③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玄秘塔碑》;草书,怀素、张旭。
④文人画(王维)
⑥唐诗(李白、杜甫)
宋代
①中央: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相权;枢密院、三司使
①农业—水利:水转翻车
②手工业—纺织业: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冶金业:北宋煤作为冶铁燃料。陶瓷业:唐宋以来各地名窑。
③商业——“市”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都城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东京梦华录》)
①宋明理学(二程、朱熹、陆九渊)
②指南针的技术;指南鱼和指南龟;指南针应运于航海事业《萍洲可谈》《梦梁录》;中国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③火药武器
④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术史上的一大革命。
⑤书法:北宋四大书法家
⑥戏曲:说唱形式发达起来
⑦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代
行省制度
①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③元杂剧关汉卿散曲
明代
中央:废丞相,设内阁
水利:风力水车。
宋明理学(王阳明)
选官:八股取士
②手工业——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③商业:会馆、商帮;商业区相当繁华。
④“海禁”政策
⑤资本主义萌芽
②小说: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历史小说《东周列》、三言二拍
③明代中期,铜活字;《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