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7/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和前瞻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具备了“用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的难点是“三农”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没有广大农村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变,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已经成为农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农村先后进行了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两税”、“两工”、“三提五统”以及乡镇综合改革,全面清理涉农收费,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面清理锁定并化解了部分村级债务;实行了种粮、农机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林权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快,“三通”建设已经稳步实施,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养老统筹等正在积极推行之中。所有这些举措,一方面使我区广大农民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拉开了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全党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主题实践活动。紧接着,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适时的,是符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且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地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及农民的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还要认识到,没有农村稳定持久地发展,就不可能从整体上消除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因此只有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会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工业化进程,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国力更加强大,城乡面貌才会发生巨变,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蒸蒸日上。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重生活建设,轻生产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长期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是近期目标,两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重点,是主要矛盾,后者居次要地位,是次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既要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更要立足长远,抓住主要矛盾。而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在农村访谈中,无论是县、乡一级还是村一级的干部,在介绍当地新农村建设时,都突出介绍当地改厕、改水、道路建设、村庄规划等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成就,而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发展生产力,都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发展理念,造成了新农村建设中重点错位的现象。(二)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极其丰富,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些要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只重视“村容整洁”,而对“乡风文明”等“软件”建设,因为很难看得见,摸得着,不能用量化指标衡量,不容易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一些地方不重视甚至忽视“软件”建设,导致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出现。(三)重当前建设,轻长远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