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秦始皇与万里长城.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秦始皇与万里长城.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19/7/1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始皇与万里长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元前221年,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赢政,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依靠祖上拓展积蓄的实力,施展种种谋略,先后灭掉了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作为统一的标志和措施,秦始皇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统一了文字、法律、货币、度量衡等,同时还修筑了中·秦始皇本记》载:“三十二年,……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史记·六国年表》复载:“三十三年,筑长城河上,蒙恬将三十万。”“三十四年,适治狱不直者筑长城。”《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对于这条万里长城,司马迁还用贾谊的话评价评论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从司马迁的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第一条万里长城修建的原因、过程、作用、方法原则和大致走向。其中“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一直为历代封建王朝修筑长城时所遵循。蒙恬修的始皇万里长城,后代很多人认为主要是联结修葺了战国时的燕、赵、秦长城。但现代文物工作者和专家的考察发现,实际上并非如此,秦始皇长城有自己的具体路线,只是在部分地区延用修葺了燕、赵二个国家的北线长城,对秦昭王长城,是作为第二道防线“缮而治之”的。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是为了防胡,这胡主要是指匈奴。就在秦始皇为统一中国向东南征战时,北方的匈奴部族日益强大起来。其首领头曼单于率兵,占领了大漠南北的广大草原,后来又乘秦国伐楚时北方及西方守备空虚的机会,越过阴山和赵国长城及黄河,侵占了河套及其以东地区,西边侵入秦国长城,劫掠陇西、北地(甘肃宁县西北)、上郡等地。匈奴军队活动距离秦王朝首都咸阳只有数百里,这不能不引起秦始皇的高度警惕。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到达今河北秦皇岛一带的碣石地区,在那里“考方士”,派卢生、韩终、侯公、石生入海去寻求仙人与长生不老之药,随后从那里开始往西北巡视北部边疆,最后由上郡(今陕西绥德县)回到京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此行无疑使秦始皇对于边地形势及匈奴入侵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也就在此时,方士卢生从海上出使回来,报告关于鬼神的事,并进呈据说是抄录来的神仙图书,上面画着“亡秦者胡也”几个字。这不知是卢生洞悉了秦始皇忧虑匈奴侵扰的心事还是秦始皇寻找到了伐胡的借口,总之这件事促使秦始皇下决心派遣青年将领蒙恬率兵驱逐南侵的匈奴。蒙恬是秦国著名将领蒙骜的孙子,蒙武的儿子。他文武兼备,传说中国人写字用的毛笔就是他发明的,他在秦灭楚的战争中已初露才能,得到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咸阳内史(京都卫戍司令)。公元前215年夏秋之季,蒙恬奉令率领30万大军,兵分两路,主力军由上郡经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进入河套北部。另一路兵出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进入河套南部。到初冬时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