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桩基施工的溶洞处理方案应用.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桩基施工的溶洞处理方案应用.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5/1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桩基施工的溶洞处理方案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桩基施工的溶洞处理方案应用
摘要:本文对岩溶地质的桥梁桩基处理施工进行总结,结合贵州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实例,对桥梁桩基施工岩溶地质处理的措施进行阐述,对于以后的岩溶地质的桥梁桩基处理提供一些借鉴的经验。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桥梁工程中2#墩和3#墩分别处于乌江的北岸和南岸,,2#,3#墩桩长度为55. 0m。主墩桩基顺桥向布置为3排,每排6根,,。具体桩基布置见下图1。



图1 主墩承台及基础一般构造图

根据钻孔柱状图和桩间电磁波CT探测扫描结果,溶洞的情况及发育情况,主墩墩位处的溶洞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溶洞具体分布见下表1。
3#墩桩基溶洞分布情况表表1



二、桩基施工总体部署
主墩桩基施工采用先人工挖孔20m后改为钻孔施工,挖孔施工计划分2个轮次完成,每个轮次同时开9根桩孔,两轮挖孔结束后改为钻孔施工,钻孔施工分3个轮次完成,每轮次进行6根桩孔的施工,采用大型反循环冲击钻成孔。
桩基分批施工示意图2如下:



三、溶洞分析
作为地下的隐蔽工程,由于桩基施工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如处理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漏浆、卡锤、掉钻、甚至埋锤等事故的发生,给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带来巨大风险。因而准确分析主墩桩位所遇溶洞的发育规律、基本形态、溶腔规模大小、完整性、洞内充填物形状等,采取稳妥的处置措施,保证桩基顺利成孔是十分必要的。
、溶洞的危害性特征
,最后稳定,说明地下溶洞不发育、有间断、洞体积较小。此现象危害性小,对地面施工无任何影响,可不作处理。
,这时地面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洞口无异动,说明溶洞顶以上覆盖层结实,足以支撑地面重物,但为安全起见,应立即移走机械;(2)洞口开始出现塌崩,此时应迅速移走机械。
,地面机械随着洞口附近地面塌陷,这种情况多为溶洞位置较浅,体积大,溶洞顶地质较弱,无力支持地面重物,这类危害突发性强,来不及做出反应,对人、机危害较大,在施工中也不少见。
、项目桩基溶洞的分析
由于溶洞处于地下,属隐蔽物,不能直观的被认识。虽地勘单位在3#主墩桩基布置了13根钻孔和进行了部分桩间的电磁波CT探测,根据钻探柱状图和电磁波CT探测成果图(见图3),也只能定性的确定溶洞的存在及大概位置,而无法准确测出溶腔的形状和规模,根据我公司以往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总结和分析等情况,并整合本项目已收集到的数据,综合分析,为本方案编制提供尽可能充分的依据。
3#墩电磁波CT探测成果图图3



⑴裂隙发育、溶洞普遍存在
地勘单位对3#主墩的13根桩位进行了初勘和补勘,钻探结果显示仅3-1#、3-2#、3-6#、3-11#、3-13#、3-16#共计6根桩基存在大小不一的溶洞;同时根据桩间的电磁波CT探测图,3-8#存在溶洞。但并不能排除剩余的桩基就不存在溶洞。另钻探只揭示90mm钻孔直径范围内的情况、桩间电磁波CT探测成果图只能解释相邻测设断面间溶洞横断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