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靖江市生祠中心小学唐丽课题,学科和年级小学一年级,语文,《草原的早晨》教材简介《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目标预设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涌”“醒来了”“回荡”等生词,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设计理念:在这节课的设计里,我主要用了以下的策略:(1)以读为本,创设情境,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2)以鼓励性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3)体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设计说明本课时是第二课时的设计,在课文的第一课时我主要是扫清生字词,以及长句子的朗读的障碍。让学生做到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板题:草原的早晨读题)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丽和热闹,也认识了很多的生字和词语,谁来和这些朋友们打一下招呼?(出示词语)草原打破宁静鞭声黎明铺满新绿羊儿圈门无边牧民跨上骏马远处飘动2、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齐读。3、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草原早晨的迷人风光和牧民们幸福欢乐的生活。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听!(播放鞭声)这是什么样的鞭声?(生:响亮的鞭声)就是这响亮的鞭声唤醒了草原。谁来读一读?2、点击(响亮)谁的鞭声比他更响?你来试试!(请几位同学读读)相机评价,切实理解“响亮”3、这铺满新绿的草原,你们见过吗?(出示草原新绿图片)请看,这草儿刚冒出新芽!绿中还带着些黄,很有生机的!4、理解:“铺”,你们见过妈妈“铺”过什么?工人“铺”过什么?东西铺开都特别——(平)瞧,这铺满一地新绿色小草的草原多美!谁能把这份美读出来!指名读“铺满新绿的草原”5、师读第二句,问:小朋友们,你觉得这里哪个词你最感兴趣?6、点击出示红字“醒”,谁醒了?(草原!)我们只听说过谁能够睡觉后醒来!(人)看,把草原都当做人来写啦!这样写多有意思呀!第三课小池塘里也有这个字,以后,我们还会经常见到这样的语言。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这么有趣!谁再来读读这句话?7、谁能将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草原离他们太远了,尤其学生对草原醒来了,难以理解,我通过播放“啪!啪!”的鞭声,通过草原黎明的形象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草原的“宁静”,体会“草原醒来了”的情景。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用朗读唤醒同学们的耳朵,让大家感受到草原醒来了。同时,注重了知识的复现与整合,结合之前学过的《小池塘》一课中“醒来了”的理解,把观察、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加强了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破了教学难点。]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段的配套插图。你能说说图画上的内容吗?(生自由叙述图意,以便展开思维,不局限于文本语言)是呀,这幅图上画出的草原美景在这里呢!(点击出示第二段文字)2、自由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一样想象一下文字中的画面。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