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我国银行业分业和混业经营
体制的比较分析
口廖祥敏廖辉
[摘到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角度,以制度变迁为理论出发点,
并解释其在中国市场化经济过程中的金触制度变迁方式及发展方向,
1关健词} 金融制度;制度变迁;分业经营;混业经营
1中圈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1 A 【文章编号1006 一5024(2006)09 一0144 一03
l作音简介! 廖样歌,江西对经大学金触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江西南330013)
、行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江西精州341000)
一、分业经营和混业经曹概论
1 . 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
传统的商业银行是指以从事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又称为投资银
行它是在证券公司中以从事发行、承销、经纪、咨询、投资等工作的综合机构。
2 . 银行体制及功能的分类
以商业银行能否从事证券业务为标准,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的经营休制分为两种:分
业经营式银行体制和混业经营式银行体制。
所谓分业经营式银行休制,是指该体制的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一般分离,该体制下的
银行不能经营般的证券业务(除少数国债等业务);同样地,证券公司不能经营商业银行
业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少数国家还采取分业经营式银行体制,中国是以立法的形
式确定了分业经营的银行休制。
混业经营式银行体制,也称全能银行体制,是指该体制下的机构能同时提供商业银行
业务和证券公司业务。将全能银行体制表述为“从事包括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交易金融工
具和外汇〔包括它们的衍生品)、承销新债券和股票发行、经纪业务、投资管理和保险等在内
的广泛的一系列金融服务,’o
3 .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历史演变
1 933 年以前,商业银行的业务不受限制,法律上也没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所从事的分
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所以,商业银行都可以从事证券业务。但 1929 一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
结束了这种“自由”混业经营的方式。华尔街股市崩溃、大量银行和企业倒闭、无数人破产,
对当时整个世界的银行体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美国首先实行分业经营的模式,美国国
会于1933 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随后,英、日等国也先后实行了分业经营
的金融体制。
易韧 n 十生朴dD好昔汰制确它对路:c 合助休 0 ,451讲多洛复苏产你丫重要的作用_商
1 4 4
. 关于我国银行业分业和泥业经营体制的比较分析
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也严格遵守分业瞥理的规定。但从20 世中国金融体系(不能说是完整的) 的创建最早是为了支
纪60 年代开始,分业式经营的商业银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援革命战争时建立起来的,1948 年 12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
困难,随着阳年代的金融自山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
球,单一业务的商业银行更是面临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全没收官僚资本的形式,进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
能性银行的双重压力,要求放松管制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建立起了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了配合政治和经济需要
于 1986